渔涝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有渔涝墟。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政七年 (前240),“以攻龙、孤、庆都”。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七年(前240年),“以攻龙、孤、庆都
即二崤。又作崤塞、殽塞。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为崤山、渑池间东西交通要隘。又称崤塞。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渑池县西,是崤山与渑池间交通要隘。《资治通鉴》: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反,赵涉
即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那梭。《清一统志·廉州府》:那苏隘“在钦州西南如昔都。明宣德中,交趾置金勒千户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北那梭。明宣德中于此置金勒千户所。
即今湖南耒阳县东境猴息山。《水经·耒水注》: 耒阳 “县有溪水,东出侯计山,其水清沏,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侯计山在 “县东七十五里。相传诸葛武侯息此计兵。一名侯息山
清宣统三年 (1911) 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后属西康省川边道。“硕督”,藏语意为险岔口、税官岔口。旧县名。清宣统三年(1910年)置硕般多理事官。1913年改置硕督县,治硕般多
一名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所在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后移治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县),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又称三关镇。明九边之一。治偏头(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后移治宁武(今县)。防区约相当
唐大历七年 (772) 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属澶州。治所在清丰店 (今河南清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 北宋庆历四年 (1044)徙治德清军 (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元城墙遗址上。为 “燕京八景” 之一。清乾隆年间,立御书 “蓟门烟树” 碑于此。元、明以来,或以为今德胜门外土城关为蓟门旧址,实误。
又名鸡丘。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同盟于鸡泽”。即此。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六月,鲁襄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等“同盟于鸡
即唐徕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明嘉靖《宁夏新志》 卷1: 唐渠 “自汉渠口之西凿引黄河流,绕城西逶迤而北,余波亦入于河,延袤四百里。其支流陡口大小八百八处”。即“唐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