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溪

清溪

①即今福建清流县之九龙溪。《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 清溪 “在县城北。其上源即宁化县之大溪也。流经县西北高地岭,萦回五十里,澄清如练,南至县治西南,绕城环抱三折,经渔沧潭,下九龙滩入延平府永安县界”。

②又名大阳江。在今湖南东安县南。《方舆纪要》卷81东安县: 清溪 “源出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里之舜岭,经县西北,又绕流至县南,东流四十里入湘水”。

③在今广东英德市北。《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清溪 “在真阳县北六十里。岑水、曲江合流,至此而洑,盖山有三湾,水环山而潴,澄清可鉴。元祐间广帅蒋之奇作三湾亭诗”。

④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宋陆游 《入蜀记》: “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但黮闇,水流其中,鲜能入者。” 《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清溪“在县东十里。陆游曰: 县有清水洞,极深幽,即此溪矣”。

⑤即今四川蓬安县南河舒河支流清溪河。《寰宇记》 卷139朗池县: 披衣山 “清溪水出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引 《元一统志》: “在营山县西南五十里。源出披衣山,地名石洞,下至相如县瑞兴镇入嘉陵江。”

⑥亦名清水溪、沐源川。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县境之马边河,为岷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孝女碑 “在犍为清溪口杨洪山下”。

⑦在今四川长宁县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清溪 “出宁远砦泾滩之下, 中多水族如蛟之类”。《方舆纪要》 卷70长宁县: 清溪在 “县东七十里。其地有泾滩,山顶出泉,悬流为瀑布,高数丈。下有深潭,流为清溪。又东合于淯溪”。

⑧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丽江府》: 清溪 “即漾共江之上源也。有二源:一出东山,一出雪山,至县东东圆里合流,绕县治南,灌溉甚溥”。


猜你喜欢

  • 果城山

    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果城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环绕如城。一名屏风峡山。又名黄茅尖山。山势峻峭。今有黄茅寨守此”。

  • 石头城

    ①简称石头。又名石首城、石城。俗称鬼脸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上。本战国楚金陵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城石头”,从此改名石头城。六朝时,江流紧迫山麓,城负山

  • 南黄集

    即今山东乳山市东北南黄镇。清同治 《宁海州志》 卷6胜水乡有 “南黄社”。民国 《牟平县志》卷3: 南黄集 “在县 (治今宁海镇) 东南一百二十里” 南黄乡。

  • 平海卫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镇。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1666)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属福建都司。辖莆禧千户所。清康熙五年

  • 古羊河

    亦作汎水。即今湖北谷城县西之北河。《清一统志·襄阳府一》:汎水,“《旧志》:古羊河,源出房县滴水岩,名八渡河,东北流至石花街,名古羊河。又东一百里至(谷城)县城东北,折而南,会南河入汉水”。

  • 曲濑镇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曲濑乡。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曲濑市“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 嘉积市

    即今海南省琼海市。清道光 《琼州府志》卷9会同县 《墟市》: 嘉积市 “在积善都”。相传宋代有商贩名嘉积者在此经商,后各地商人陆续来此开店,渐成圩市,遂以嘉积为名。1950年琼东县迁治于此。1959年

  • 石门口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水经·鲍丘水注》:灅水“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反,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紘。中平五年,遣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纯

  • 董峰山

    原名董奉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50信阳州: 董峰山 “在州西南五十里。峰峦竞起,高出群山。上有黑龙洞”。

  • 狗耳岭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狗耳岭在 “县 (治今翁城镇) 西北九十里。两峰并立,状如狗耳。曹溪水出焉,即南华山之支岭也,与曲江县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