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水县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62) 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 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 “清水之盟”。大中二年收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 (930) 移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北宋初复还旧治,后又移治今清水县。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 (1729) 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三十余里。天宝元年 (742) 改为桂溪县。

③北宋改万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北县坝。《元丰九域志》 卷8: 万岁县有“清水”,县以此名。元废。古县遗址尚存。


(1)古县名。(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垫江县东北。属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桂溪县。(2)北宋时改万岁县置,治今重庆市开县东北。属开州。元时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东南部、牛头河流域,东邻陕西省。属天水市。面积2012平方千米。人口30.4万。辖2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析上邽县置清水县,治今县西北,属天水郡。因地处陇山,《三秦纪》称“其坂九回,……七日乃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故名。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年)复故地。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移治上邽镇,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北宋又移于今清水县。属秦州。元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清属秦州。1913年废州,先后属陇南道、渭川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58年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合并置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复名清水县。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东缘。牛头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籽等,盛产大麻、苹果。工业以建材、针织、酿酒等为主。天清、天张公路经县境。名胜古迹有永清堡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白土崖西汉赵充国墓。汤浴温泉为全国著名温泉之一,建有甘肃省清水温泉疗养院。


猜你喜欢

  • 固阳设治局

    1919年由五原、武川二县析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固阳县。1926年改为固阳县。1919年由五原、武川两县析置,治广义奎(今内蒙古固阳县城关镇)。1926年升县,隶绥远省。

  • 鸡翅山

    即今河南信阳县南鸡公山。《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九度河“在州南六十里。源出鸡翅山”。

  • 吴寨

    即今山东临清市西南五十二里英烈屯。1944年日军侵入吴寨,与抗日部队发生激战,为纪念死难烈士,于当年改名英烈屯。

  • 二十四湖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二十四湖“在青阳县东北二十里。夏秋潮涨,汪洋千顷,冬春则涸,连亘平野。旧属大通河泊所”。在今安徽省青阳县东北。夏秋涨潮时湖面可达千顷;冬夏则涸,连亘平野。今

  • 褚氏聚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 “有褚氏聚”。即此。

  • 库拉古噶珊

    亦名科儿古。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哈耳宾卡河口。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西岸有“科儿古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 东至海滨

  • 落吴县

    一作落吾县。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阔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属同昌郡。后地入吐蕃废。

  • 龙赖县

    即龙额县。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作龙赖县。

  • 屏南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的中部。东北距南扉暗沙3.8海里,西距乐西暗沙7.3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屏南暗沙。

  • 铜鼓营

    即今江西铜鼓县。《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铜鼓营 “在义宁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万历四年建,设守备驻此。有城,周一里有奇。本朝雍正二年,移瑞州府同知,南瑞镇后营游击及千把总驻此”。清宣统元年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