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乡县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
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
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毛浴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7通江县:毛浴镇“在县东二十里。国朝康熙二年设守备,又有巡查公署”。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赤江县。
在今广西桂林市西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临桂县“有侯山”。《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侯山 “高耸如公侯端冕之状”。
唐置,为羁縻应州治。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上江镇。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都江镇。为应州治。宋废。
①即今河北永清县东北二十八里韩村镇。清乾隆 《永清县志》 图: 东北有韩村。②即今河北献县东北五十里韩村乡。清乾隆 《献县志》 卷3市集: 有韩村。集镇名。在山东省临沭县北部。属青云镇。人口1930。
①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春秋》: 宣公十二年 (前597),“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杜注: “清丘,卫地。在今濮阳县东南。”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
1914年由川东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县(今四川重庆市)。辖境约当今四川万源、宣汉、达川、渠县、大竹、垫江、长寿、江北、武胜、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以东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川东道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分贵州宣慰司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程番长官司 (今贵州惠水县)。隆庆二年 (1568) 移治今贵州贵阳市,三年 (1569)改为贵阳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治程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因避东海王越世子毗讳,改毗陵县置,属毗陵郡。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隋开皇九年 (589) 为常州治,大业初为毗陵郡治。唐复为常州治。明初并入武进县。②东魏改睢陵县置,为临潼郡
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合肥县城区及郊区析置,为江淮解放区直辖市。治所即今安徽合肥市。同年4月改属淮北行署区,为行署驻地。1952年复属安徽省。在安徽省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7370 平方千米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平江府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吴县、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常熟、昆山、吴江、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明初改为苏州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平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