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南郡

淮南郡

①三国魏黄初四年 (223) 改淮南国置,治所在寿春县 (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肥西以北,塘河以东,凤阳、滁州市以西地区。太和六年 (232) 为楚国,嘉平元年 (249)复为淮南郡。西晋辖境扩大,东南至大江。东晋太元中改为南梁郡。隋大业初又改寿州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 (620) 复为寿州。

②东晋成帝咸和初侨置,东晋末割丹阳郡之于湖、芜湖两县为境。属扬州,治于湖县 (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南朝宋属南豫州,旋属扬州。南齐复属南豫州。隋开皇九年 (589) 废。

③南齐侨置,属司州。治所在阁口县 (今河南桐柏县东南)。后废。

④西魏析南阳郡置,属顺州。治所在安化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北)。隋开皇初废。

⑤北周置,属南郢州。治所在东新蔡县 (今河南潢川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1)三国魏嘉平初改淮南国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属扬州。东晋太元中改名南梁郡。南朝宋又改淮南郡,旋复为南梁郡。隋大业间又改寿州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寿州。(2)东晋咸和初侨置于于湖(今安徽当涂县南),后割于湖、芜湖二县为实土。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当涂、芜湖、繁昌、南陵、铜陵等县地。隋废。


猜你喜欢

  • 西平林县

    南朝宋改平林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南齐复改平林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平林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属随阳郡。南朝齐复名平林县。

  • 望夫山

    ①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水经·江水注》: “江水东径琵琶山南,山下有琵琶湾,又东径望夫山南。” 《寰宇记》 卷111江州德安县: 望夫山“在县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30江州: 望夫山“高一百丈

  • 栅头镇

    北宋置,属丹棱县。在今四川丹棱县南。明代为县大镇之一。《方舆纪要》 卷71丹棱县: 栅头镇在 “县南四十里。镇有九龙洞,其中幽胜,上有峰峦。《志》 云,镇当嘉、眉、雅往来之冲,人物阜盛,商旅辏集,甲于

  • 青草湖

    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四十里,为武昌湖东半部。《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漳湖” 条下: 武昌湖 “又东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上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

  • 大通关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上店村。明于此置巡司。《方舆纪要》卷11通州:大通关“在州南张家湾之长店,百货汇集处也。其相近有广利闸提举司及盐场批验所”。

  • 当拉岭

    即今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清光绪间范寿金《三省入藏程站记》:西宁入藏程站“第四十九站当拉,岭名”。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昆仑南支“为金沙、澜沧江之分水岭,蒙古名当拉岭,番名朝午拉山”。

  • 鹿耳门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港北。为旧日海道入口。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2: 鹿耳门 “在台湾港口。形如鹿耳,镇锁水口”。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由此入台,驱逐荷兰侵略者。在台湾省台南市安南区十字路西南部

  • 俗富郡

    唐南诏置,属云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南诏后期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废。南诏改五州置,治今云南省南华县,属弄栋节度。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南华县一带。大理国时废,改沙却城。

  • 泗安镇

    亦作四安镇。北宋置,属长兴县。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七十里泗安镇。元亦设官征税。明初改置巡司。清又设守备驻防。在浙江省长兴县西南部,南邻安吉县。面积4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泗安,人口1

  • 纯水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水经·湘水注》:汨水“径吴昌县北,与纯水合。水源出其县东南纯山,西北流,又东径其县南,又北径其县故城下,纯水又右会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