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南国

淮南国

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所在六县 (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十一年 (前196) 徙治寿春县 (今寿县)。文帝七年 (前173) 废。十六年 (前164) 以故淮南国九江郡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霍山、潜山以东的淮南 (除天长县外) 地区,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一小部分及江西省。元狩初国除为九江郡。三国魏黄初二年 (221) 复为淮南国,四年 (223) 改为淮南郡。太和六年 (232) 为楚国,嘉平元年 (249) 复改为淮南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六县(今安徽六安市北),旋徙寿春县(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霍邱、六安、舒城、庐江、枞阳等市县地以东,凤阳、定远、来安等县以西,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河南省固始、潢川两县和淮滨县淮河以南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地。文帝后辖境缩小。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国除为九江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又改淮南国,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巢湖、肥西以北,寿县、肥西以东,凤阳、滁州以西地区。后又改为郡。


猜你喜欢

  • 杨显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杨显堡村。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杨显堡“有仓场”。

  • 马援墓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七里伏波村。墓前有清刻“汉伏波将军墓”碑一通。

  • 营山县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改朗池县置,属蓬州。治所即今四川营山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4营山县: “宋祥符避讳改今名,治有山如营垒也。” 是以山为名。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蓬州,

  • 三固山

    即三户山。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七十里三合山。《方舆纪要》卷36作三固山。

  • 石淙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石淙水,“唐武后与群臣游宴赋诗于此。薛曜序云,‘石淙者俗谓之平乐涧。……’《旧志》:源出嵩山,南流经告成镇东五里,又南入颍”。

  • 左江道

    ①北宋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西。《舆地纪胜》卷106邕州:左江镇“在宣化县西去二程”。辖左江流域羁縻州县。元废。②明置,属广西布政使司。清治所在南宁府(今广西南宁市)。1913年改置邕南、田南

  • 板蚌

    即今云南广南县东南九十里板蚌乡。清有经制外委驻此。壮语 “板” 为村寨,“蚌” 为低凹,“板蚌” 意即低凹的村寨。集镇名。在云南省广南县东部、平密河与西洋江交汇处。板蚌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

  • 白绵堡

    即白锦堡。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宋史·地理志》作白绵堡。锦与绵字相似而误。

  • 江南路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所在升州(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全省,江苏长江以南、镇江市、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安徽江南部分及湖北阳新、通山等县地。天禧二年(1018)分为东、西两路。宋至道十

  • 黄鹄矶

    亦名黄鹤矶。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蛇山。《水经·江水注》: 江水 “历黄鹄矶西而南矣”。清杨守敬 《水经注疏》: “ 《御览》 六十九引 《荆州记》,江夏郡城西临江,有黄鹄矶。” 《明史· 地理志》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