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安镇

海安镇

本海安县,后废为镇。北宋属海陵县,即今江苏海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改海安县。


(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部、新通扬运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7.5万。镇人民政府驻海安,人口11万。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海安县,为县治;后县废。唐太和五年(831年)置海安场。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置海安镇。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为海安县治。1952年设海安区,1958年改公社,1965年复置镇。1995年田庄、海南、海北三乡并入。产稻、小麦、蔬菜、蚕茧等。有机械、丝织、纺织、建筑、电子、化工、造纸、印刷、酿造、服装等企业。通扬、通榆运河及328、204国道经此。纪念地有苏北临时参政会会址,联合抗战座谈会会址,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韩紫石故居,苏北区党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及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等。(2)在浙江省瑞安市东部,东邻海。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海安所,人口7850。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千户所,名海安所。镇名渊此。1931年置海安镇,1935年为海冈乡,1949年称海安乡,1956年省入场桥乡。1964年为海安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3年改置镇。境内大部为水网平原。产稻、糖蔗。为新兴工业城镇,有陶瓷、五金、紧固件、标准件等厂。有公路与温分公路连接。古迹和纪念地有海安所城海阳门、蔡雄纪念馆等。(3)在广东省徐闻县南部,临琼州海峡。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海安埠,人口8110。港口建于北宋,原名博涨。明改海安,取“海疆安宁”之意。民国时曾建镇。1950年属徐闻县第一区。1958年属附城公社,1961年析置水上公社。1974年改称海安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琼州海峡北岸玄武岩台地区。主产稻、甘蔗、蔬菜。有船舶维修、制砖、石灰等厂。琼雷交通要道。为207国道终点。有渡海轮渡码头。名胜古迹有杏磊古港、石灵寺、响水潭瀑布。


猜你喜欢

  • 那城

    即汉朝那。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四十五里古城附近。《资治通鉴》:唐大历六年(771),“吐蕃下青石岭,军于那城”,即此。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唐大历六年(771年)吐蕃屯军于此。

  • 乍浦镇

    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六里乍浦镇。以有乍浦得名。唐会昌四年(844)置乍浦镇遏使。南宋淳祐六年(1246)设乍浦市舶提举司。明设税课局,洪武十四年(1381)置镇,并于此置巡司。十九年(1386)置乍

  • 贵阳府

    明隆庆三年 (1569) 改程番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贵竹长官司 (后改置新贵县,即今贵州贵阳市)。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增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为贵阳府治 (后省新贵入贵筑)。辖境相当今贵

  • 周近水

    即今云南南华、楚雄、元谋等县市间之龙川江。《新唐书·南蛮传》: “永徽初,大勃弄杨承颠私署将帅,寇靡州,都督任怀玉招之不听,高宗以左领军将军赵孝祖为郎州道行军总管,与怀玉讨之。至罗仵侯山,其酋秃磨蒲与

  • 明月河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1凤阳县: 明月河 “在旧城东南,北流汇于淮南”。

  • 涑州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今吉林永吉县北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新唐书·渤海传》: “涑州以其近涑沫江”,故名。辖境约当今吉林省吉林市及永吉、舒兰等县市地。辽废。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辽废

  • 沙城赕

    宋大理国置,属建昌府。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西河)。大理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泸州。属建昌府。《元混一方舆胜览》泸州:“蒙氏号沙城赕”;《元史·地理志》:泸州,“昔名沙城赕”,即段氏时旧名。元至

  • 浮山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3泽州: “浮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以高近浮云而名。”②一名浮化山。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东浮山。《元和志》 卷13太原府广阳县: “浮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③在今山

  • 都历 (歷) 山

    即今四川万县市北三里文笔山。《舆地纪胜》 卷177万州: 都历山 “在郡北。一峰突出众山之上,峛崺为平阜,气象融结,盖郡之主山”。

  • 沅陵县

    汉高帝五年(前202)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岸。东汉移治今沅陵县西南。《水经·沅水注》:沅陵县“因冈傍阿,势尽川陆,临沅对酉,二川之交会也”。县以此名。南朝陈为沅陵郡治。隋移治今沅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