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城
即今江苏海安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攻北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即此。
即今江苏省海安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徐敬辩攻北齐,克此城。明常遇春筑为砖城。
即今江苏海安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攻北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即此。
即今江苏省海安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徐敬辩攻北齐,克此城。明常遇春筑为砖城。
在今四川广汉市西二十里鸭子河南岸,是一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共600万平方米,周围有一圈宽10米,高5米的城垣和一道河水围绕。1929年曾在此发现大批精美的玉石器。1980—1986年曾多次发掘,发现房
即今陕西南郑县东南牟家坝镇。清乾隆《南郑县志》卷3:南乡有牟家坝。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南郑县:牟家坝“在城南五十里”。
金兴定四年 (1220) 升乐平县置,治所即今山西昔阳县。蒙古至元二年 (1265) 废。金兴定四年(1220年)升乐平县置,治今山西省昔阳县。辖境相当今昔阳县地。元初复改为乐平县。
即鼎山镇。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今与蜀山、汤渡二镇合并为丁蜀镇。以生产紫砂茶具著称于世。在重庆市綦江县西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镇人民政府驻丁山场,人口3000。以境内丁山坝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村东。《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河流口关 “冷口东第一关口也。嘉靖三十六年蒙古把都儿入犯,陷河流口,寻去。即此”。
①即今山东章丘市西之龙山。《寰宇记》卷19章丘县:“晏谟《齐记》云:殷末周初有神龙潜于此山,遂以为名。两县中分,南属全节,北属章丘,上有神迹祠。”②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南由县有盘龙山
①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秦州。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金废。②清置,属海城县。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甘泉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土河堡”条下:“甘泉堡在(海城)县北三十里。”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七十里高洪口乡。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七年 (1742)裁。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郊。《明一统志》卷87曲靖府:白石江“在府城北八里。本朝洪武十四年,西平侯沐英征云南,闻元司徒平章达里麻拥兵十余万屯曲靖,遂进师至白石江与之大战,擒达里麻,俘甲士二万于此”。《方舆纪要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吴置,属扬州。治所在始新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现已没入千岛湖)。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黄山市大部及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等县地。西晋太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