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浮山堰

浮山堰

一名淮堰。南朝梁武帝时筑。在今安徽明光市北八十里,浮山村北淮河上。《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径浮山,山北对巉石山。梁氏天监中,立堰于二山之间。” 《元和志》 卷9濠州招义县: “浮山堰,在县西北六十里。梁天监十三年与荆山堰同时修筑。”


古水利工程名。又名淮堰。南朝梁天监中,武帝欲壅塞淮水以灌寿阳(今安徽寿县),筑堰南起浮山(今五河县东浮山,北临淮河),北抵巉石山(在浮山对岸,今潼河山)。十三年(514年)冬,发军民二十万人,从两岸起筑,因淮流湍急,不能合龙,沉铁数千万斤,又伐树填石,缘淮百里之内,木石皆尽。十五年夏筑成,堰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上植杞柳,又凿湫东注以资宣泄。其时上游数百里内皆为淮流泛滥所及,居民散就冈垄,北魏被迫移戍八公山。同年秋,淮水暴涨,堰被冲决,沿淮城戍村落十余万人皆漂入海。


猜你喜欢

  • 银林堰

    又名银淋堰。唐景福初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银淋堰,“《续志》 云,苏、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没,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复东,而宣、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又以石

  • 大齐坨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三十里大齐各庄乡。清光绪《丰润县志》卷1:欢喜庄镇有“齐家坨距城七十里”;“小齐家坨距城七十里”。

  • 涟河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2海州: 涟河 “在州 (今海州镇) 西南。上引沂、沭及桑墟湖之水,经石湫镇及县东南三十里之黑土湾渡入海”。

  • 小溪

    ①一名沐鹤溪。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境内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小溪“在县西南二十里”。东流入大溪后称为瓯江。②即今福建平和县治小溪镇。元置小溪巡司。至元三年(1337)南胜县曾迁治

  • 南江河

    即今湖北竹溪县南汇湾河北源。《方舆纪要》 卷79竹溪县: 南江河 “在县南七十里。源出陕西平利县,亦名南阳河,至县南三十里水坪河口合于柿河”。汉水支流堵河上游。在陕西省南部。源于镇坪县西南与重庆市交界

  • 三江碛城

    南宋嘉熙三年(1239)筑,属泸州。故址在今四川江安县西中坝。《方舆纪要》卷72江安县“大江”条下:“《志》云:县西旧有三江碛,控江为险。宋嘉熙三年筑城于此,以御蒙古。或曰三江碛即绵水口也。”

  • 齐安戍

    北齐置,即今湖北新洲县治。

  • 永宁监城

    亦作永平监城。明永乐七年(1409)建。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永宁镇。明《辽东志》卷2:永宁监城在“盖州南一百五十里,隶苑马寺”。

  • 安昌郡

    ①北魏置,属邓州。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齐治所在武桑县(今合浦县北)。梁、陈时废。③西魏置,治所在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

  • 黄梅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蔡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元和志》 卷27黄梅县: “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大业初属蕲春郡。唐属蕲州。元属蕲州路,徙治今黄梅县。明属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