浛洭县
唐改含洭县置,武德五年 (622) 为洭州治。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贞观初属广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属连州,五年 (972)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
古县名。唐以含洭县改名,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先后属洭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又改为浛光县。
唐改含洭县置,武德五年 (622) 为洭州治。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贞观初属广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属连州,五年 (972)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
古县名。唐以含洭县改名,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先后属洭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又改为浛光县。
在今福建福清市西。《舆地广记》、《舆地纪胜》皆作竹山。《方舆胜览》卷10福州:石竹山“在福清县南一里,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石竹山在“县西二十四里,山多竹树,青葱插天
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大名县有牙里集。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虎溪场,人口 1200。相传境内小河旁山岗形状如虎饮水,取名虎溪河,后在此建场,故名。原为巴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日南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九年 (626) 改为南陵州。贞观十年 (636) 废。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杏林镇“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1)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曾营。因杏林村得名。1957年由
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宣统三年(1911) 改流,属道坞委员。
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北保江村。旧属融县,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南罗文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胜县。在四川省万源市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罗文,人口 6000。据《万源县志》:清云贵军门提督罗思举祖先罗文葬此
南朝陈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隋废。
公元1293—1451年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王国。都城名麻喏巴歇,在今惹班,乃以都城为国名。《元史· 外国列传》 “爪哇” 条作“麻喏巴歇”。《史弼传》 作 “麻喏八歇”。《岛夷志略》 作“门遮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