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西流经浏阳市,到长沙市北入湘江。长222千米,流域面积596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6米3/秒。浏阳市官渡以下可通航。支流建有官庄水库。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西流经浏阳市,到长沙市北入湘江。长222千米,流域面积596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6米3/秒。浏阳市官渡以下可通航。支流建有官庄水库。
民国置,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南拒城河镇。清光绪《高密县志》卷1:务本乡所领社中,县南“三十五里曰拒城河”。在山东省高密市中南部。面积99.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拒城河,人口 7000。宋立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界,南通退摆特。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昌器利满达坂 “水分东西流,东流属中,西流属外,从骑仑分界,中外分明,诚天然界限也。……该达坂及诸峰峦多积雪,虽盛暑不消”。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泉州宣慰司置,治所在泉州路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十八年 (1281) 迁治福州路 (今福建福州市),次年还治泉州路。二十年 (1283)复迁治福州路。大德
西夏置,在今甘肃景泰县境。元废。
在今江西星子县南。《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 田公堤“在府治南一里。万历二十一年,以石堤迤东一带湖水荡啮,渐及城址,郡守田琯因筑石堤长数百丈以卫之。民因谓之田公堤”。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兀剌忽站”。
①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因县频山有二土阙,状似门,故曰土门。隋大业二年(606)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属宜州。唐贞观十七年(643)又废。②唐武德二年
即今四川南溪县东北三十里留宾乡。清嘉庆 《南溪县志》 卷 3: 留宾场 “在县东北三十里”。民国 《南溪县志》 卷1: 留宾场 “元时明玉珍据蜀,名游兵镇。明永乐时更今名,清雍正二年复设场”。
北宋乾德二年 (964) 升迎銮镇置,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大中祥符六年 (1013) 升为真州。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升迎銮镇置,治今江苏省仪征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仪征市。属淮南东路。大中祥符六年(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分荔浦县永丰乡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五十里花篑乡老县。南朝宋属始建国。齐复属始安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荔州。贞观十二年(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