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洸水

洸水

①在今山东省中部,为汶水的分流。《水经·洙水注》:洸水 “上承汶水于刚 (今宁阳县东北),……洸水又东南流注于洙。洙水又南至高平县(今微山县西北) 南入于泗水”。至洙水上段改道,下游不经济宁。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堽城作坝,遏汶水南流入洸后,洸水径作入泗。元、明、清时代长期为济州河、会通河或山东运河的重要水源之一。

②即湟水、洭水。今广东北部之连江。为北江支流。《明史· 地理志》 英德县: “洭水在县西,一名洸水。至县西南合流 (指浈水合流),谓之洸口。”


古水名。又称洸河。今山东省境汶水分流。《水经注》时代自刚县(今宁阳县东北)分汶水,南流至任城(今济宁市)与洙水交汇,南注入泗水。后洙水上段改道,下游不经济宁。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作坝,遏汶水南流入洸后,洸水径入泗。元、明、清时长期为济州河、会通河或山东运河的重要水源之一。清末漕运停止,运河失修,渐趋枯涸。


猜你喜欢

  • 南木园

    即楠木村。今湖北巴东县西三十四里楠木园镇。清光绪 《巴东县志》 卷2 《里甲》: 青坪里有“南木园”。

  • 武平关

    北齐置,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二十五里武平村。《元和志》 卷12正平县: 武平故关 “在县西三十里,高齐时置,周平齐,废”。北齐置,在今山西省新绛县西。北周平齐废。

  • 南北堰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南北堰,“ 《志》 云: 去城 (今三街镇)皆三里,灌田二千余顷”。

  • 资福寺

    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西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资福寺 “在东莞县一百六十步。有罗汉阁,比丘祖堂建阁成,走惠州,求记于苏轼”。《清一统志· 广州府》: 资福寺,“南汉邵廷琄建。四围以四井为界。寺南

  • 吴陵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海陵县置,为吴州治。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七年(624)复名海陵县。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县置,治今江苏省泰州市。为吴州治。七年复旧名。

  • 烟竹堡

    在今湖南桂东县北。《方舆纪要》 卷82桂东县: 烟竹堡在 “县北五十里”。

  • 首阳关

    即今甘肃陇西县西北首阳乡。《明史·地理志》 陇西县: “西有首阳山,上有关。”

  • 清丰 (豐) 县

    唐大历七年 (772) 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属澶州。治所在清丰店 (今河南清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 “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 北宋庆历四年 (1044)徙治德清军 (

  • 鱼石洞戍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宝二年 (551),“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杨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鱼石洞,乾运焚平兴而归”。西魏于此置鱼盘县。

  • 赤水军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河西节度。初在凉州西二百里(今甘肃永登县西南)。开元十六年(728)改为大斗军,移赤水军入凉州城内(今甘肃武威市)。《元和志》卷40:赤水军“在凉州城内。管兵三万三千,马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