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洛溪在县东南,源出尤溪县。又有洛阳溪,亦出焉。西北流,合诸小溪水,流入大溪。”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洛溪在县东南,源出尤溪县。又有洛阳溪,亦出焉。西北流,合诸小溪水,流入大溪。”
在今山东章丘市南。《隋书·地理志》:章丘有东陵山。《元和志》卷10章丘县:东陵山“在县(故治在今市西北水寨镇)南二十八里。《庄子》曰:盗跖死于东陵之上”。山南有盗跖冢,亦名跖山。
北齐置,属河间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六里。《寰宇记》卷66任丘县:“《三郡记》:汉元始二年,巡检使中郎将任丘筑此城,以防海寇,即以为名。”隋初废。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蒲州,移治今任丘市。
①地区名。浙东、浙西的合称。泛指今浙江全省及江苏南部一角。《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即指此。②路名。宋两浙路的简称。(1)地区名。浙东和浙西的合称。(2)宋两浙路的简称。参见“两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三国魏正始九年(248),郭淮讨叛羌,“淮见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即此。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三国魏正始九年(248年
元置,属中书省。治所在集宁县 (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及集宁市地。明废。故城遗址尚存。有皇庆元年 (1312) “集宁文宣王庙学碑”。元仁宗前置,
又名野水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被史思明战败于安阳河,“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胡三省注: “野戍即野水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一里许苕溪中。《寰宇记》卷94乌程县:白苹洲,“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因以为名”。唐顾况有《白苹洲送客》诗。今已不存。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明王应山《闽都记》 卷26长乐县: 钟门山 “在二十都,隔大海中。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潮落或见之者,故名其山云”。《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御国山”条: 钟门山 “在
1937年析延安县置,属陕甘宁边区。治所即今陕西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首府驻地。1949年2月撤销,并入延安县。1972年复置延安市。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中游。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3556 平
1946年置,即今山东沾化县西下洼镇。(1)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部、教来河东岸。面积273.6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下洼,人口 2220。清康熙年间建村,取名波罗素他拉。1910年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