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女砦
在今山西灵石县境。《周书·齐炀王宪传》: 建德五年 (576),“齐人收其余众,复据高壁及洛女砦,高祖命宪攻洛女,破之”。即此。
在今山西灵石县境。《周书·齐炀王宪传》: 建德五年 (576),“齐人收其余众,复据高壁及洛女砦,高祖命宪攻洛女,破之”。即此。
①一名华。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史记·韩世家》:厘王二十三年(前273),“赵、魏攻我华阳”。即此。②地区名。因在陕西华山之阳得名。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及川、滇、黔一带。东晋常璩所著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封叔鲜于管”。即此。②春秋战国为邑。相继属郑、韩、魏。在今河南郑州市。《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 597),楚围郑,晋救郑,攻楚,
北周置,属龙涸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隋属同昌郡。唐废。
即黄泽。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五年 (915),“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于临清”。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河北
即巴陵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水经》: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裴松之注:“瑜欲取蜀,还江陵治严,所卒之处,应在今之江陵,与前所镇
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清嘉庆间喇峝巡司驻此。
1941年八路军359旅曾在此屯垦。1946年7月陕甘宁边区由原南泥湾垦区及延安县金盆区和固临县临镇区合置县级南泥湾垦区,治南泥湾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南泥湾)。1948年撤销。
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东魏曾置临淇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在河南省林州市南部、淇河北岸。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淇,人口8390。东魏为临淇县治,因濒临淇水得名。后废县,仍名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方舆纪要》卷33东阿县“安平镇”条载:“五代周显德初,河决杨刘,遣宰相李谷治堤, 自杨刘抵张秋口, 即此。”北宋置景德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都水分监治此。俗仍谓之
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治杜家村(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1945年9月撤销,并入静乐县。(1)旧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