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象池
又名初喜庵。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嵋山钻天坡上。清嘉庆 《峨眉县志》 卷2: 洗象池 “在峨山钻天坡上。原名初喜亭。寺左有石砌六方小池,即洗象池。因以名寺”。今寺为清康熙年间建。“象池夜月” 为峨山十景之一。附近为猴群栖居处,常在路边向游人索食,极为有趣。出寺往上行数里,有古木皮殿 (化成寺) 遗址。
又名初喜庵。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嵋山钻天坡上。清嘉庆 《峨眉县志》 卷2: 洗象池 “在峨山钻天坡上。原名初喜亭。寺左有石砌六方小池,即洗象池。因以名寺”。今寺为清康熙年间建。“象池夜月” 为峨山十景之一。附近为猴群栖居处,常在路边向游人索食,极为有趣。出寺往上行数里,有古木皮殿 (化成寺) 遗址。
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改毋极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无极县。金属中山府。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8
即傅家场。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富加镇。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路竹乡。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半路竹街”。吴新荣主修《台湾县志》说:“本乡昔时因台南桥子头有竹密生,故定名为半路竹。”日本占领期间改为路竹。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三十八里。《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芦沥浦“县北境之水,悉汇于此”。
即县。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 卷29: “ ‘’ 不成字, 当作 ‘’。 说文: ‘, 巨鹿县,从邑,枭声。’ 汉志作 ‘郻’,‘郻’
在今山西太原市晋源镇西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六年 (312),“ (刘) 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遁归,(拓跋) 猗卢率骑追之,战于蓝谷,粲败绩”。《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元年 (3
又名武溘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五官淀在废阿陵县(治今任丘县东北陵城)之东,上流诸水悉汇于此。”
即夏阳路。以灵关(今宝兴县南灵关镇)为名。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经芦山县、宝兴县,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寰宇记》卷77雅州芦山县:“灵关路在县界,去蕃
北宋置,属孝感县。在今湖北孝感市东北六十里。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寰宇记》 卷101建州浦城县: 柘岭 “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东与处州丽水县分界处”。明 《寰宇通志》 卷48建宁府 《山川》: 柘岭 “在浦城县东北雁塘里,以地多柘树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