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县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礼州。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 泸沽废县,“ 《志》 云: 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开河道,谓路之险者,莫甚于泸沽县。于是架阁凿岩,更辟新道,即此也”。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后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泸沽万户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南泸沽。属礼州。明初废为巡检司。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礼州。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 泸沽废县,“ 《志》 云: 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开河道,谓路之险者,莫甚于泸沽县。于是架阁凿岩,更辟新道,即此也”。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后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泸沽万户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南泸沽。属礼州。明初废为巡检司。
即今云南蒙自、屏边、河口等县境之南溪河。《清史稿·地理志》 开化府文山县载:“白期河,一名三岔河, 自蒙自流入,有那木果河注之,南流入安平界。”又安平厅下载“白期河自文山入,纳古林箐诸水,与红河会,入
明万历中置,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正大乡。清移铜仁县丞驻此。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军围此。民国改置县佐。在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石柳邓领导苗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三十里。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南,属北海郡。东汉省。
亦作下甸子。又名艾苇甸子。朝鲜族名灰幕洞。即今吉林图们市。1933—1935年日寇建长图、牡图两铁路后,成为沟通东北和朝鲜的中转站。称为图们街、图们江。1954年改为图们镇。1965年改设图们市。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坞罗河两侧的黄土丘陵上。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均葬此。乾德元年(963)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陵墓由汴京迁此,共为七帝八陵,统称北宋八陵或巩县八陵,即宣祖赵弘殷永
又作梁甫。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为梁父县。隋改属鲁郡。唐贞观元年 (627) 省入博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属泰山郡。因境有梁父山,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中慕陵的东北方。是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妃嫔等人的陵寝。
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赵庄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赵庄堡 “在高平县北四十里”。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大行,张武军于荧庭”。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
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北四十二里牛王堌村。《寰宇记》卷12下邑县:牛戍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隋大业元年废。本梁孝王牧牛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