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泰州军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姜堰、如皋等市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泰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置,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市和如皋县地。二十一年复为泰州。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泰州军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姜堰、如皋等市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泰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置,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市和如皋县地。二十一年复为泰州。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2靖州:九叠山,“《图经》云,山势盘纡,九峰相次。每天晴日明烟敛,峰峦争翠,俨若画图”。
唐置,在今山西大宁县西四十五里黄河东岸马头关村。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山西省大宁县西、黄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隰州大宁县西有马斗关,即此。明洪武初设为官渡。后置有巡检司。
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封山和嵎山。《寰宇记》卷94武康县:防风山“在县东一十八里,先名封嵎山,唐天宝六年敕改焉”。古山名。即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封山和嵎山。相传虞夏之际防风氏守封、嵎二山得名。唐天宝六载(7
在今广东海丰县北二里。《宋史·文天祥传》:元至元十五年(1278)十二月, 从潮阳走海丰,“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 众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古山名。在今广东省
即流求。指今台湾省本岛。《元史·瑠求传》: “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瑠求相对,亦素不通。” 至元二十八年 (1291) 冬十月,“命杨祥充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礼部员外郎
即傥城。 今陕西洋县治。 《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至城南, 与洛谷水合。” 《魏书· 世宗纪》: 正始三年 (506),“征虏将军赵遐大破 (萧)衍于
清雍正二年 (1724) 分常熟县置,属苏州府。与常熟县同城而治。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1912年并入常熟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东部置,与常熟县同城而治,辖城东偏
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和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北周废。
①一作黄梅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海中大黄毛岛。明嘉靖 《定海县志》 卷5: 黄茅山 “近七里屿”。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黄茅山 “盘亘数里,壁立干霄”。
即今宁夏海原县东南九彩乡。九彩坪拱北始建于清同治间,是伊斯兰教尕德忍耶门宦七辈教主杨保元及九辈教主杨枝等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