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泃河

泃河

俗名错河。源于今河北兴隆县南之北三岔口,南流折而向西,经北京市平谷、河北省三河市,至天津市宝坻县入蓟运河。《水经·鲍丘水注》 引《竹书纪年》 曰: “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 即此水。


古称泃水,又称错河、七渡河。《古本竹书纪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即此水。蓟运河西源。在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市境。源出河北省东北部兴隆县境青灰岭,流经河北省兴隆、三河,北京市平谷,天津市蓟县、宝坻等县区,在宝坻区九王庄附近与东源州河汇合后始称蓟运河。长约180千米,流域面积 2276 平方千米。建有海子、黄松峪等水库。


猜你喜欢

  • 邻山郡

    ①一作潾山郡。西魏废帝改邻州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一说在大竹县西南牌坊场)。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唐天宝初改渠州置,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渠县)。辖境相

  • 弥沙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弥沙等五城置,属路南州。治所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二十四年 (1287) 废入邑市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东北。属路南州。

  • 须水

    一名须河。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郑州市西。《水经·济水注》: 须水 “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北宋导索水与须水合,入汴,通漕运。其后又

  • 齐贤镇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二十里齐贤镇。原名下方桥,1932年改今名。据传东晋王羲之、南宋陆游等均曾在此齐集名贤饮酒赋诗,故名。(1)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北部。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齐贤,人

  • 石壁寨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石壁寨“在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上。一岭孤高,下视沟谷,极为险峻”。

  • 阳师县

    唐于营州东北置,属师州羁縻州。神龙中寄治于良乡县之故东闾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三年(629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境内废阳师镇。以阳师水得名。武周万岁通

  • 申村堡

    在今山西汾西县南四十里申村。《旧唐书·地理志》 晋州汾西县:“武德初,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即此。

  • 夏镇

    明置,属沛县。即今山东微山县治。清咸丰元年 (1851) 沛县迁治于此,十一年 (1861) 仍还旧治。1953年于此置微山县。在山东省微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3.2平方千米。人口9.

  • 零关道

    亦名灵关道、灵山道。西汉武帝时建。自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沿小相岭山脉东麓南行,经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南至今西昌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西汉武帝开。自今四川省大

  • 青河县

    1944年改青格里河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青格里河 (今新疆青河县)。以青格里河为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部。属阿勒泰地区。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