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州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澂江路。二十六年降为河阳县。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澂江路。二十六年降为河阳县。
即今四川温江县北之江安河。《新唐书·地理志》 温江县: “有新源水,开元二十三年,长史章仇兼琼因蜀王秀故渠开,通漕西山竹木。”
亦作推梅州。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在今河南卢氏县境。1946年革命根据地置卢雒县治此。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永和县(今山西永和县)。辖境相当山西永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三年(619年)置,治永和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和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省。
北宋崇宁元年 (1102) 升岑水场置,属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南宋建炎初废。古县名。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升岑水场置,治今广东省翁源县西北小宝山南麓。属韶州。南宋建炎初废。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水经·㶟水注》:旋鸣池“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石砫宣抚司:石凉伞山在“司东北百四十里。形如张盖,或谓之石幢山”。
在隋唐东都皇城正门端门之南,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大业杂记》 载: 端门外大街 “一名天津街,阔一百步,道旁植樱桃、石榴两行,自端门至建国门,南北九里,四望成行,人由其下,中为御道,通泉流渠,映带其
又名秋山。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秋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禾山“在永新县西北六十里,其趾五百里。昔有嘉禾生其上,故曰禾山。有甘露禅院。其巅平袤,奇峰累累,有覆舟之状者七十一。旧传唐宰相姚崇未遇时卜居于
即今安徽濉溪县。清乾隆间移宿州州同驻此。即今安徽省濉溪。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宿州同知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