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阳县

河阳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冶戍镇。西晋末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怀州。移治北中府城 (今孟县南十五里)。大业初属河内郡。唐为孟州治。金大定中徒治今孟县。明洪武初省入孟州。

②西晋永嘉五年 (311) 置,为河阳郡治。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南朝宋改东河阳县。

③南朝宋侨县,属南天水侨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南齐废。

④隋开皇二年 (582) 改陇城县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大业初属天水郡。六年 (586) 复名陇城县。

⑤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降河阳州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明郭子章《郡县释名》: “县在抚仙湖之阳也。” 明洪武十五年(1382) 为澂江府治,治所在今澄江县东金莲山上。正德十三年 (1518) 迁治今县东南四里旧城,隆庆五年 (1571) 迁治舞凤山麓 (即今澄江县)。1913年改澂江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属河内郡。西晋废。北魏复置。北齐又废。隋开皇时复置,移治今孟州市南。金大定中因河患移治今孟州市。金、元为孟州治。明洪武初废。南临黄河,向为洛阳外围重镇。唐建中时,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2)西晋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属云南郡。东晋改东河阳县。(3)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境内。属襄阳郡。齐梁时废。(4)南朝齐置,治今陕西省南郑县境内。属汉中郡。后废。(5)隋开皇二年(582年)改略阳县置,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属天水郡。六年改陇城县。(2)古旧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降河阳州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西北旧街子。为澂江路治。明时几次迁徙,隆庆四年(1570年)移今治。明、清为澂江府治。1913年改澂江县。


猜你喜欢

  • 罗城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唐末钱镠筑。《资治通鉴》: 唐景福二年 (893),“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部军士筑杭州罗城”。宋 《淳祐临安志》 卷5: “罗城,周七十里。” 罗城东南濒钱塘江,西南到六和塔,东北

  • 溱水

    ①又名潧水、鄫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说文》: “溱水在郑国,南入于洧。”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水经·汝水注》: “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

  • 大共山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

  • 白田坝

    ①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镇。东晋为益昌县治。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赤化县。②即今贵州遵义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于此置遵义府及遵义县。《明史·地理志》 遵义府遵义县:“元播州总管。洪武五

  • 庆云县

    ①辽太祖改密云县置,为祺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康平县东南三十五里小塔子。元废。②明永乐初改西无棣县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

  • 沐官岛

    即今山东胶南市南信阳场东南里许海中沐官岛。《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信阳场东南一里海中有沐官岛,多石不可耕。”《清一统志·青州府一》:“相传秦时从官斋沐于此,故名。广半里余,袤一里,沮洳难行,且多石

  • 大获城

    南宋绍定中筑,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大获山上。《宋史·余玠传》:“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阆州于此。《元史·杨大渊传》:“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即此。据《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载

  • 札藏寺

    清建,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三十里湟水南岸。民国《湟源县风土调查录》:“札藏、福海二寺,寺僧系蒙古种族,附近有田地百数十石。”

  • 王岭汛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东二十里。旧有千总把总驻防。

  • 垂珠岭

    在今福建连城、上杭二县之间。《清一统志·汀州府》: 垂珠岭 “在连城县南百里,接上杭县界。宋建炎二年,文天祥自汀州移屯漳州,过此岭,回顾垂涕,居民表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