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路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河州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河州卫。
元升河州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此。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临夏、和政、广河、东乡等市县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河州卫。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河州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河州卫。
元升河州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此。辖境相当今甘肃省临夏、和政、广河、东乡等市县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河州卫。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北齐书·尧雄传》:“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即此。
亦名睢阳山。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二十里。《金史·地理志》 符离县: “有诸阳山。”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二十里岭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盐山县图: 北有岭庄镇。
①唐天宝元年 (742) 以夜郎县改名,为夜郎郡治。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乾元初为业州治。 大历五年 (770) 为州治。 五代时废。②1929年改嶍峨县置,属云南省。治
即今四川邻水县东御临河。《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邻水,“《元和郡县志》:在邻水县。其源出县东邻山县二十六里,中有大碛,悬流十丈,奔急若惊湍电泻”。《方舆纪要》卷68邻水县:邻水“在县治东。自大竹县境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 “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杜注: “周首,齐邑。济北谷城县东北有周首亭。”《水经·济水注》: “今世
①战国周邑,后为韩邑。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伊河西岸。《史记·周本纪》: 苏代语东周君曰,“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水经·伊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七年 (前353),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信义礁,位于仁爱礁南18海里。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退潮时露出水面。中国渔民向称双挑或双担。1935年公布名称为汤姆斯第一滩。1947年改名信义暗
①亦作杨场、杨家场。即今四川邛崃市东羊安镇。清嘉庆《邛州志》卷3邛州:杨家场在“州东六十里”。②即今贵州开阳县东南四十八里龙岗镇。明天顺间曾为贵州宣慰司同知治所。1914年置龙岗镇。③明初置羊场长官司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原称半线社,为高山族聚居地。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半线庄之名。康熙末已成半线街。雍正元年(1723)于此设彰化县。即今台湾省彰化县驻地。清康熙五年(1666年),台湾郑经将刘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