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西路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分河北路置,治所在真定府 (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向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西,太行山以东,河北阜平、唐县以南,河南旧黄河以北地区。金时东部、西南部略有缩小。元初废。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河北路西部置,治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小部分。金时辖境东部与西南部略有缩小。金末废。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分河北路置,治所在真定府 (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向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西,太行山以东,河北阜平、唐县以南,河南旧黄河以北地区。金时东部、西南部略有缩小。元初废。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河北路西部置,治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小部分。金时辖境东部与西南部略有缩小。金末废。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杜村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五里为大庆湖,黄河余流所汇也,水涨则南通淮河”。
①东汉中平五年 (188) 分汉阳郡置,治所在䝠道县 (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 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二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宋置,属益州。治所南安县 (
元末明玉珍改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置,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散毛沿边宣抚司。元末明玉珍以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改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明永乐九年(1411年)改置散
一作粘八葛。即乃蛮。金属国。在今阿尔泰山一带,西至鄂毕河上源及额尔齐斯河上游。《金史·世宗纪》: 大定十五年 (1175) 七月,“粘拔恩与所部康里孛古等内附”。
西汉都城长安苑囿。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书·扬雄传》: “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师古注: “御宿在樊川西。” 《三辅黄图》 卷4: “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馆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六十里茨河镇。清有千总驻防。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汉水南岸。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茨河,人口 7690。因汉水西岸山坡上有一棵大茨树,倒影水中成景,故名。19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东南沙拉尔吉河源之东。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①一名老西关。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一里许。明洪武三十年(1397)建。后废。②在今广西灌阳县北八里。《清史稿·地理志》灌阳县:“东北有石柜关。”
又名绛岩湖、赤山塘。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源出绛岩山,县南境诸山溪之水悉流入焉。下通秦淮。句容、上元二县之田,赖以灌溉。宋《景定建康志》卷18引石迈《古迹编》曰:“赤山湖在上元、句容两县之间,溉田
即大勐统。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街,为勐统乡驻地。清有经制外委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