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沭阳县

沭阳县

北周建德七年 (578) 改怀文县置,为沭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元和志》 卷11海州: 沭阳县 “在沭水之阳,故以为名”。隋属东海郡。唐属海州。明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 (1724)改属海州。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


在江苏省北部。属宿迁市。面积 2296 平方千米。人口174.5万。辖29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沭城镇。以县治在沭水之阳而名。《元和郡县志》海州沭阳县:“在沭水之阳,故以为名。”南朝梁置僮阳郡,治今沭阳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置沭阳郡,并于郡东置怀文县。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隋初废郡,县属海州。1914年属徐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属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1952年属江苏省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96年划归宿迁市。地处徐淮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有韩山、万山、孤山等低丘。淮沭河、新沂河、柴米河、蔷薇河、虞姬沟等流经境内。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玉米为主,并产花生、大豆、油菜籽、棉花。矿产有蓝晶石、石英、水晶、陶土和黄沙。有建材、纺织、化肥、造纸、农机等工业。酿酒历史悠久,产“芝麻香”、“沈公”、“蔷薇”等曲酒。为淮阴北部交通中心,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和宿沭灌、沭陈、沭泗、淮沭新等公路交会于此。新长铁路经此。古迹有臧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殷墩西周文化遗址、阴平故城、西汉厚丘故城、南北朝怀文故城及明建永安桥等。


猜你喜欢

  • 文水

    ①亦名文谷水、文峪河。汾水支流。源出今山西交城县西北孝文山,南流至文水县东南入汾水。《水经·文水》:“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②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文川河。《水经·

  • 多融县

    北周改江原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方舆纪要》卷67崇庆州:“以县界多融山而名。”寻改为晋原县。古县名。北周改江原县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怀远镇。寻改为晋原县。

  • 汕尾镇

    即今广东汕尾市。《清一统志·惠州府》:汕尾镇“雍正七年设巡检司。寻废。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一员驻此”。古镇名。即今广东省汕尾市。清雍正七年(1729年)于此设巡检司,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设海丰县

  • 梁庄寨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三十里黄山乡梁庄村,濒临杭州湾。《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梁庄寨在县东北。嘉靖中,倭贼每于此登犯。” 嘉靖四十年 (1561) 移乍浦巡司于此。

  • 武周山

    一名武州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隋书·地理志》: 马邑郡云内县有武周山。《寰宇记》卷51鄯阳县引 《冀州图经》: “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 著名的云冈石窟即在此。

  • 郑庄公城

    在今河南襄城县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7襄城县: “县北四十里有阎寨……又五里为郑庄公城。春秋楚伐郑,庄公出师境上,与楚相距处。”

  • 夫余国

    又作扶余、凫臾。在今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阿什河、拉林河流域。《后汉书·夫余传》:“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勾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5世纪末亡于勿吉。部分遗民北徙嫩江流域,

  • 三华镇

    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三华镇。《方舆纪要》卷102翁源县:三华镇“在县北三十里三华山下。有城,嘉靖中筑,控制诸隘为保障”。在广东省翁源县中南部、滃江沿岸。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华街

  • 西炉

    清代称四川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以西至雅砻江、金沙江一带地方。清乾隆《卫藏通志》卷首《圣祖仁皇帝御制泸定桥碑记》云:“自明末蜀寇乱,番人窃踞西炉。”即此。

  • 曲安县

    北魏景明中置,属广平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四十里。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景明中析平恩县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属广平郡。北齐废入斥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