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桥镇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四十四里沙河桥镇。《清史稿·地理志》 河间府:河间县有沙河桥镇。
在河北省河间市南部、子牙河北岸。面积70.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沙河桥,人口 2180。明初建村,以桥为名。1953年设谢家乡,1958年并入行别营公社。1961年析置沙河桥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花生,盛产西瓜、金丝小枣。有电缆、电料、模具、石棉等厂。沧保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四十四里沙河桥镇。《清史稿·地理志》 河间府:河间县有沙河桥镇。
在河北省河间市南部、子牙河北岸。面积70.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沙河桥,人口 2180。明初建村,以桥为名。1953年设谢家乡,1958年并入行别营公社。1961年析置沙河桥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花生,盛产西瓜、金丝小枣。有电缆、电料、模具、石棉等厂。沧保公路经此。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方舆纪要》 卷76大冶县: 西塞山砦 “在西塞山北,即道士洑也。《志》 云,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脉皆相接。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
即今山西临县东北白文镇。《清一统志·汾州府》“三交镇”条下:白文镇“在县北”。在山西省临县东北端。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文,人口 6500。古名白燕村,元至正十年(1350年
①即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四十四里杨集乡。清乾隆《郯城县志》有杨家集。②即今河南上蔡县东杨集镇。清康熙《上蔡县志》卷2《集镇》:“杨家集,在城东八十里。”③在今河南虞城县东。清咸丰三年(1853)捻军千余人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境。十二年 (638) 废入江安县。
又作封隅、封禺。封山、嵎山的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两山相去仅三里。《国语· 鲁语下》: 防风氏在虞、夏、商为汪芒氏,“守封嵎之山”。封山和嵎山(亦作隅山、禺山)的合称。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两山相
又名明越山。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69重庆府巴县: 逾越山 “在府西七十里。其峰峻拔,高出众山,因名”。
亦名凌云大佛。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寺左侧石崖山。唐开元元年(713)寺僧海通创建,至贞元十五年(799)剑南节度使韦皋完成。系一尊面对三江的弥勒坐佛,依山凿成。头枕山巅,足踏江流。高70.7
明置,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鸡场。
简称龙堆。即今库姆塔格沙漠。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汉书·西域传》:“楼兰国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匈奴传》亦称:“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孟康注:“龙堆形如土龙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汝州置,治所在梁县 (今河南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平顶山二市及汝阳、宝丰、鲁山、叶县、襄城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又改为汝州。唐天宝初改汝州置,治梁县(今河南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