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池
当在今青海天峻县境。《清史稿·地理志》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沙尔池在和硕特北左翼旗东境,当拜王都岭之东麓,周六十余里,东流汇于布喀河。一名善池。”
当在今青海天峻县境。《清史稿·地理志》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牧地在布喀河源沙尔诺尔之西。”民国许公武《青海志略》:“沙尔池在和硕特北左翼旗东境,当拜王都岭之东麓,周六十余里,东流汇于布喀河。一名善池。”
即犬戎。殷周时期,游牧于今陕西彬县、岐山县一带。《史记·周本纪》: “穆王将征犬戎。” 《集解》 徐广曰: “一作畎。”
即望海台。汉武帝时置,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水经·淇水注》:清河“枝津右出焉,东径汉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记》曰: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
即高宛县。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续汉书·郡国志》 作 “高菀县”。
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西北六十四里曲兰乡石船山。王船山(1619—1692),名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晚年隐居石船山下,因称“船山先生”。故居有败叶庐、观生居、湘西草堂等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阎家河镇。《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阎家河市 “在麻城县东十五里。相传唐阎伯玙故里”。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罗浮山东麓。初称都虚,建于东晋咸和年间,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东晋义熙初置葛洪祠。唐天宝中扩建为观。北宋元祐二年(1087)哲宗赐“冲虚观”额。1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元和志》卷13西河县:“比干山在县北一百一十里。”《方舆纪要》卷42汾阳县:“比干山在府西北九十里。相传纣使比干筑城于此。”故名。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北九十里。相传殷纣王使
元置,为上都南驿路第二站。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闪电河旁之黑城子。明初为开平卫驿站,名威虏驿。后废。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南黑城。为元代大都(今北京城)和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间交通驿站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南周营镇。旧属峄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峄县西南有周家营。
在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清代属维西厅。打拉藏语称为菖蒲桶,“菖蒲” 为一层层,“桶” 为平地,意即层层平地,当地因有三个缓坡台地延伸到怒江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