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阴脽

汾阴脽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治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又《水经·河水注》:“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皆此。明、清时期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圯入河。


史记·封禅书》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作“汾阴脽”。汾水之南的一条土阜,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年)“立后土祠汾阴脽上”。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脽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水经注·河水》:“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又称魏脽,见《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境,故云魏脽也。”明、清时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圮入河。


猜你喜欢

  • 两浙路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熙宁七年(1074)分为二路, 寻合为 一。熙宁九年(1076)复分,

  • 宁安堡

    一作绥安堡。明置,属宁夏中卫。即今宁夏中宁县治。1933年于此置中宁县。

  • 阿欲部山

    在今云南弥勒县西。《清一统志·广西州》:阿欲部山“在弥勒县西十里。盘亘七十余里。东接北倾山。旧阿欲千户所置于此”。

  • 广富林镇

    本名皇甫林,后讹为广富林。亦作广福林。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十四里。《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黄渡镇”条:“广富林市在县东南三十二里细林山南,亦华亭分界处也。”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青浦县:“广富林

  • 白艻砦

    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县东北。《宋史·蛮夷传四》:皇祐初,长宁州民反,知益州田况派兵征剿,“于是两路合官军洎白艻子弟几二万人与战,兵死者甚众,饥死又千余人,数月然后平”。元丰二年(1079)废。

  • 长安

    战国秦长安君封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汉于此置长安县。集镇名。在海南省澄迈县东部。属金江镇。人口1850。为原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清乾隆建圩,原名永安市,道光年间改今名。农产稻、蔬菜、甘薯、花生、咖

  • 同劳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东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属益州郡。东晋后废。

  • 梁信县

    南朝梁普通四年 (523) 置,为梁信郡治。治所即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初为封州治,十八年(598) 改名封川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南贺江口,为梁信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封

  • 斡里扎河

    今蒙古国东方省北部乌尔扎河。《金史· 内族襄传》: 承安元年 (1196),自临潢出师讨伐阻䪁 (即塔塔儿), 于龙驹河 (克鲁伦河)大战, 阻䪁 “众皆奔斡里扎河, 遣(

  • 龙岩城

    又名马脑城。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脑山(马嘴山)。有南宋摩岩石刻二:一通为宝祐四年(1256)筑马脑山城碑;二通为开庆元年(1259)龙岩城御鞑纪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