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汾湖在“县东南六十里,与浙江嘉善县分界。亦曰分湖。东合诸湖荡,又东通三泖,入华亭界。其北连诸湖港,入莺脰湖。嘉靖中,倭贼往往出没于此”。
②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四十五里芦墟镇。明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汾湖在“县东南六十里,与浙江嘉善县分界。亦曰分湖。东合诸湖荡,又东通三泖,入华亭界。其北连诸湖港,入莺脰湖。嘉靖中,倭贼往往出没于此”。
②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四十五里芦墟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珠江中。清仇池石 《羊城古钞》 卷2: 海珠石 “在越王台南,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语云: ‘南海有沉水之香,亦有浮水之石’ 谓此也。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
即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南侧的派赖。清代属腾越州明光隘土把总。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明光隘土把总 “北至派赖河一百里野夷界”。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招信路置,治所在盱眙县 (今江苏盱眙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县及安徽天长、五河、明光等县市地。后五河县改属泗州。二十七年 (1290) 府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
即今江西宜丰县东棠浦港。《清一统志·瑞州府》: 棠浦江 “在新昌县东四十里太平乡。诸水所汇,经上高县界,出安塘河口,入蜀江”。
又作普彤寺。在今河北南宫市旧城。《清一统志·冀州》: 普同寺 “在南宫县旧城。汉明帝永平十年建。唐贞观中修。大耳禅师建塔,高十余丈”。
一作列思麻。明置,属朵甘都司。治所在今青海共和县境。后废。
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八里。《明一统志》卷74四川行都司会川卫: 葛砧山 “上产石青,有四色”。
即白箬铺。今湖南望城县西南白箬乡。
一名江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季阳则城 “在日喀则城东南一百二十里”。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天马山镇。清时有把总驻守。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娄县:“天马山镇在城北一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