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吉宿灭秃里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元史·定宗纪》:元年(1246)正月,“张柔入觐于和林。秋七月,(贵由)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元史·定宗纪》:元年(1246)正月,“张柔入觐于和林。秋七月,(贵由)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
战国时秦邑,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战国策·韩策二》: “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 即此。古邑名。(1)战国秦邑。即今陕西省汉中市。《战国策·韩策二》:“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即此。(2)又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九十里艾亭镇。《魏书·地形志》:颍州财丘、梁兴二郡梁兴县“有艾亭丘”。
蒙古至元七年(1270)置,属脱思麻路。治所在今甘肃礼县东四十里。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礼店千户所。
秦置,即今江苏高邮市。《寰宇记》 卷130秦邮县: “本汉旧县,是秦之高邮亭,因以立名。”
明初改下雷州置,属镇安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嘉靖四十三年(1564)属南宁府。万历十八年(1590)改为下雷州。元降下雷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下雷镇。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
又作阳山。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之布列亚山,为结雅河与阿姆贡河之分水岭。《清一统志·吉林一》:阳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九百二十二里”。
①亦名赤洪岭、赤谼岭、赤坚岭。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七十里与岚县交界处。《元和志》 卷14石州离石县: “离石山,今名赤洪岭。”②又名国山。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三国志·吴书·孙亮传》: 五凤二年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二十里河溪镇。《元史·宪宗纪》: 八年 (1258) 十一月,“庚午次和溪口,遣骁骑略青居山”。即此。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鹤壁市西。《国语·晋语》:“中牟,邯郸之肩鞞。”《左传》:定公九年(前501),“秋,齐侯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史记·孔子世家》:“佛肸脍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
①亦作瑯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 (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西汉移治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胶南、即墨、诸城、日照诸市及沂水、五莲、海阳、莒南及江苏赣榆县等地。东汉建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