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军
五代南唐升元中置,治所在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北宋熙宁四年(1071)军废。南宋建炎四年(1130)复置,绍兴二十七年(1157)废,三十一年(1161)复置。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江阴路。
五代南唐昇元中置,治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南宋建炎初复置,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复废,三十一年又置。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倚江为险,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城北君山山麓,为战守要地。
五代南唐升元中置,治所在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北宋熙宁四年(1071)军废。南宋建炎四年(1130)复置,绍兴二十七年(1157)废,三十一年(1161)复置。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江阴路。
五代南唐昇元中置,治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南宋建炎初复置,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复废,三十一年又置。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倚江为险,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城北君山山麓,为战守要地。
唐方镇名。上元元年 (760) 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大历六年 (771) 废。
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设巡司于此。
北魏太和十年(486)置,属新兴郡。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永安中改属永安郡。北齐属雁门郡。隋大业二年(606)改为五台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年(486年)置,治今山西省五台县。属永安郡。北齐、北周属雁门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带。因在汶水之北,故名。《左传》:僖公元年(前659),“公赐季友汶阳之田”。杜注:“汶阳田,汶水北地。”一说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西汉置汶阳县。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市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63凉州卫: 姚家砦 “在卫东北。正德中,边将苏秦等败敌于此”。
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左传·哀公元年》:伍员曰,少康逃奔有虞,“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杜注:“纶,虞邑。”《元和志》卷7宋州虞城县:“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
在今山西隰县城西北二里凤凰山。俗称小西天。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庵内分上、下两院,下院有无量殿,左右厢房和前向掖门;掖门共两座,一曰“疑无路”,一名“别有天”,由此登楼,可饱赏隰城风光。上院左右
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四十八里西吴寺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1957年发现,1984年正式发掘。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以墓葬群为主。出土文物百余件。分三层:上层有大量陶制三足鼎, 以及簋、豆、鬲
又名鲁阳五堰。唐景福元年(892)台濛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新唐书·杨行密传》:“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孙儒。”《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银淋堰,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南重安镇。《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重安废长官司 “司近重安江,故名”。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