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台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宋书·刘勔传》:泰始四年(468),北魏将阏于拔“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曲)元德单骑直入,斩拔首,因进攻汝阳台”。《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汝阳台“亦名章华台……谓之汝阳台, 以别南郡之章华也”。
又称章华台、乾溪台。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魏汝阳司马赵怀仁帅众寇武津,豫州刺史刘勔遣龙骧将军申元德击破之,又斩魏于都公阏于拔于汝阳台东”。胡三省注:“《魏收地形志》汝阳郡汝阳县有章华台。此书汝阳台者,盖以别南郡之章华台也。”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宋书·刘勔传》:泰始四年(468),北魏将阏于拔“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曲)元德单骑直入,斩拔首,因进攻汝阳台”。《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汝阳台“亦名章华台……谓之汝阳台, 以别南郡之章华也”。
又称章华台、乾溪台。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魏汝阳司马赵怀仁帅众寇武津,豫州刺史刘勔遣龙骧将军申元德击破之,又斩魏于都公阏于拔于汝阳台东”。胡三省注:“《魏收地形志》汝阳郡汝阳县有章华台。此书汝阳台者,盖以别南郡之章华台也。”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中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宁县南。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山西省大宁县南。属隰州。以县南有义亭川,故名。贞观元年(627年)废。
①唐大历五年 (770) 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 (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 卷30叙州: “以境接叙浦”,故名。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净峰。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今已与陆地相联。《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惠安县: 净山 “在县东海海中。一名尖山,圆净尖秀,下瞰东溟。上多怪石,如水啮射状。最高而峭拔者三峰,登之可以观日
清光绪十九年 (1893) 置,隶四川省。治所在俾俾塘 (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切马东一里)。后废。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明宣德中为开平卫治。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独石口厅于此。民国初为独石县治。
明永乐十四年(141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小孤山镇一带。后废。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置,治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小孤山附近。后废。
一作丹阳郡。东魏天平二年(535)置,为北扬州治。治所在秣陵县(今河南沈丘县)。南朝梁太清元年(547)为殷州治。东魏武定六年(548)复为北扬州治。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隋开皇初废。
在今山东聊城市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吴深据清河以叛,慕容垂攻拔其垒。深单马走,“垂进屯聊城之蓬关陂”,即此。
本名泉眼沟。简称泉沟。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泉沟。附近有大泉眼沟、小泉眼沟及西泉眼沟等村。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东北有大泉眼。民国 《昌图县志》 图: 东北有泉眼沟。
即今广东英德市东北七十八里大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英德县东北有大镇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