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陵县

武陵县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 废。

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临沅县置,为朗州治。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大业初为武陵郡治。唐仍为朗州治。宋为鼎州治,后为常德府治。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县人钟相起义于此。元为常德路治。明为常德府治。1913年改名常德县。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属汉中郡。东汉初废。三国魏复置,属上庸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属房州。贞观十年(636年)又废。(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并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为朗州治。大业初为武陵郡治。唐为朗州治。北宋为鼎州治。乾道后为常德府治。元为常德路治。明、清为常德府治。1913年裁府留县,以府名为县名,改名常德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县人钟相起义于此。


猜你喜欢

  • 恤品路

    又作速频、苏滨、恤频、苏濒。金天会二年 (1124) 改耶懒路置,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 南。因濒苏滨水 (今绥芬河)得名。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饶河、虎林、密山、鸡西、东宁、绥芬

  • 八景楼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裴公湖侧。《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八景楼“取仇池、子美祠、凤台、醉仙岩,仙人龛、鹿玉山、泥功山、裴公湖八景”。《元一统志》卷584成州:“宋游师雄诗有‘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

  • 正阳镇

    ①宋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七十里颍河入淮之口。因寿州(今寿县)有正阳镇在东,故此亦名西正阳。《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正阳镇,“所谓西正阳也,下临淮津。……上有刘备、关羽二城。蒙古将董文炳所

  • 两道岭

    在今广西玉林市南。《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两道岭“在州南十里。山峰尖丽,博、陆两县于此分道”。

  • 山西

    ①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同义。楚、汉相争,萧何镇守关中,《史记·太史公自序》 谓“萧何填抚山西”。《正义》曰:“谓华山以西也。”《汉书·赵充国传》:“秦汉以来,山东出

  • 麻子峪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明史·地理志》广宁前屯卫: “西有麻子峪,有铁场。” 《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麻子峪 “在卫西四十里。铁场百户所置于此”。

  • 官津

    即今河南新蔡县南十里关津乡。《方舆纪要》卷50新蔡县 “汝水” 条: “ 《志》 云,汝水经县南十里有官津。即鲁昭公二十年,夫子自楚反蔡问津处。今地名官津店。”

  • 牛岩隘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平乐府二》:牛岩隘“在富川县东。民瑶杂居,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设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北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汉瑶杂居,清时设兵防守

  • 地州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吾隘乡那地村。大观元年(1107)废,后复置。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那地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仙翁山

    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十八里。《清一统志·许州》:仙翁山“迥出群峰,有葛仙翁观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