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水

武水

①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南武河。《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南武阳: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注: “应劭曰: ‘武水所出,南入泗。’”

②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南。《水经·湘水注》: 武水 “出钟武县西南表山,东流至钟武县故城南,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

③亦作武溪水,即今湖南临武及广东乐昌、曲江、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为北江支流。《水经·溱水》: “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径临武县西,谓之武溪。” 《舆地纪胜》卷90韶州: 武水 “在曲江县城西二十步。源出桂阳监平阳县界临武冈,流出郴州宜章县下,南流入乐昌县界。古名虎溪,唐改名为武溪。湍泷危峻,南流一百二十里入本县界,合浈水”。

④又名武亭水、杜水。即今陕西永寿县西武申河。《水经·渭水注》 作大横水。源出永寿县西北黑山,南流经乾县西,至武功县入渭。


(1)古称武溪、卢水。沅江支流。在湖南省西部。源出花垣县西南老人山。流经花垣、凤凰、吉首等县市到泸溪县城注入沅江。长145千米,流域面积 3574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万溶江、丹青河、司马河、沱江等。上游多山,河床落差大,富水力资源。建有拦河坝等水利工程。洞底至武溪镇可通航。(2)即“武江”。


猜你喜欢

  • 枋山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山乡。据钟桂兰等纂 《屏东县志》 说: “枋山二字土音即枋山,传系古代枋山村附近崩山次头山突告崩裂,因而得名。以崩山字义不雅,改称枋山。” 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山庄。1945年抗日战

  • 大溵水

    亦作大㶏水。在今河南郾城县南。《方舆纪要》卷47郾城县:大溵水“以临颍有小溵水也。自裕州叶县境流入, 至陈州商水县,而入于颍”。见“水(2)”。

  • 宣化站

    元置,为水站。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蕨溪镇北宣化坝。《永乐大典》 卷1942站赤: 叙州等处蛮夷宣抚司所辖水站有宣化站。

  • 巴图山

    又作勃突山。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巴尔达木哈喇山。《辽史·地理志》 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南)二百里。”《清一统志·巴林》:巴图山“在旗南三十里。蒙古名巴尔当”

  • 野猪坪

    在今陕西柞水县南十五里。明景泰三年(1452) 于此置镇安县,天顺七年 (1463) 移治谢家湾。在今陕西省柞水县北。明景泰三年(1452年)于此置镇安县。天顺七年(1463年),县移治谢家湾。

  • 石堡寺场

    清置,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南石堡乡。

  • 元宝山

    ①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元宝山镇。据《清高宗实录》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元宝山开始采煤。1947年元宝山矿由地方政府接管。1983年建赤峰市元宝山区,因元宝山为名。②在今辽宁丹东市区北元宝山公园。民

  • 吾失温站

    元驿站。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乌尔顺河西侧。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载吉答(在今黑龙江省龙江县附近)正西第十三站为吾失温站。屠寄《黑龙江舆地图》乌尔顺河西有一古城,当即金代斡鲁速城,元为驿站。

  • 老张家村

    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乡。清嘉庆十五年(1810)捻军领袖张乐行出生于此。今尚存张乐行故居。

  • 八连城

    又名半拉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有唐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古城遗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有宫殿,建筑格局模仿唐朝。村名。在吉林省珲春市区西南部、图们江东岸。属三家子满族乡。人口620。以村北八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