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广东潮州市西。《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海阳县:三利溪“在府城西。导濠水西历潮阳、揭阳二县,回抱曲折,殆将千里,而后入海。三县利之,因名。……《通志》:三利溪,宋元祐间浚,明正统以来,日就湮塞,宏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四里堂二里镇。明嘉靖 《霸州志·舆地志》 里屯: “堂二里在城东北七十三里宣文乡第二图。” 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霸州图: 东有堂二铺镇。
亦作岱宗。今山东泰安市泰山之别称。《尚书·禹贡》: “海、岱惟青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义》: “泰山一曰岱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泰山的别名。《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八屋镇。《清史稿·地理志》怀德县:旧设铺司“西八屋,西南朝阳坡,皆入奉化。……由县西北小边经八屋至边壕赴辽源”。
春秋时周邑。又名訾城。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 阴不佞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杜注:“巩县西南訾城。”《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巩县
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隣水县: “乾德四年,移治崑楼镇。”
亦作北背镇。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长江北岸百汇乡,为往来要冲。清同治《涪州志》卷1:罗云里有北背镇。
北宋治平四年 (1067) 置,属德顺军。即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八十里治平乡。金升为治平县。
一名樊馆镇。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方官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北有方官社。清《畿辅舆地全图》新城县:方官店在“县北二十里”。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英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三里许,平地石中涌出。县西南三里, 又有西汤泉, 居民俱引以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