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东巴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太平御览》 卷168引 《十道记》: “集州以东北有集水,因以为名。” 北周天和五年 (570) 移治难江县 (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大田山“在所西南三十里。下有大井水田。万历二十四年改立黎州土千户所于司南大田坝,坝盖在山之东麓”。
①即古水。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北。 《明一统志》 卷72播州宣慰司: 洪江 “在宣慰司 (今遵义市) 东四十里。源出大楼山,合仁水入乌江”。②即今贵州施秉县南之清水江。《方舆纪要》 卷1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修筑,属绥德军。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四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57米脂县: 暖泉寨 “在县东四十里。宋置。地有温泉,因名”。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在今陕西省米脂县东。元
①即封龙山。在今河北鹿泉市南,接元氏县界。《晋书·孝怀帝记》:永嘉三年(309),“石勒寇常山,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救之,大破勒于飞龙山”。《元和志》卷17获鹿县:飞龙山“在县南四十五里”。②在今湖北
明置,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六十里层台乡。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尝于此置层台卫。明置,今贵州省毕节市北。川贵交通要冲。清因袭。
①在今山西古交市东南。《元和志》卷13交城县:“羊肠山在县东南五十三里,石磴萦委若羊肠,后魏于此玄仓,今岭上有故石墟,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羊肠山“亦谓之万根谷山”。②在今江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西后旗: “牧地跨柴集河,其水北注盐地。”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置,治所在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为宁化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置,治宁化县(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宁化)。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宁
即今亚洲。为地球七大洲之一。《明史·外国传七·意大里亚》:“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