棐林
又作棐。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二十五里。《春秋》: 宣公元年 (前608),“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杜注: “郑地。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
古邑名。又作棐、斐。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左传》宣公元年(前602年):“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即此。
又作棐。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二十五里。《春秋》: 宣公元年 (前608),“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杜注: “郑地。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
古邑名。又作棐、斐。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左传》宣公元年(前602年):“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即此。
即今广东丰顺县东北隍镇。 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丰顺县: 隍市在 “县东九十里隍社”。嘉庆二十四年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四十五里南常乡。宣帝甘露四年 (前50)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西。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南屏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琴台 “怪石耸秀,上有石壁,刻米元章 ‘琴台’ 二大字”。②在今山东单县东南一里旧城北。《寰宇记》 卷14单父县: “琴台在县北一里,高三丈,即子贱
清雍正六年(1728)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一说在新龙县东南拉日马乡。宣统三年(1911)改流。
①在今山东昌邑市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6昌邑县“都昌城”条下:“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北五里有小营城,俗为大营、小营二村,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②即大莹城。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方舆纪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北依吉密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后废。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 峡溪隘“在县东北七十里峡溪岭。《舆程记》,自县北达徽州之道也”。
春秋时宋邑。战国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战国策·秦四》:“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銍、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方与即此。春秋战国宋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战国策·秦策
西周封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见 《函皇父簋》、《函皇父匜》 等铜器。(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商王曾于此狩猎。(2)古国名。西周畿内封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遗物有《函皇父簋》等。
北宋政和八年(1118)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宣和四年(1122)废。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置,元改定安县。后复名邛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邛水长官司。1913年复置邛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