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乐县
南朝梁置,为梁乐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隋开皇九年 (589) 改属连州。十八年(598) 改名宣乐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阳山县南。为梁乐郡治。隋初改属连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宣乐县。
南朝梁置,为梁乐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隋开皇九年 (589) 改属连州。十八年(598) 改名宣乐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阳山县南。为梁乐郡治。隋初改属连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宣乐县。
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三里。《方舆纪要》卷67汶川县:苏村寨在“县西北四十里。旧置寒水驿于此,并设寒水巡司世其职,以防河西。正统七年,为草坡蛮所攻。隆庆中,复被残掠,因移塞于河东,亦为寒水驿”。
明置,在今广西昭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 雷霹堡 “在县北雷霹山旁”。
即小峡。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峡口山“亦名小石峡”。
北魏时高昌国地。即今新疆鄯善县。《魏书·高昌传》:高昌王马儒遣长史巩顾礼及其世子马义舒迎北魏将韩安保“至白棘城,去高昌百六十里”。即此。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东固市“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珠江北岸。《新唐书·地理志》: 南海县有紫石戍。《元和志》 卷34南海县:紫石戍 “在县东七十里”。
即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石山镇。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1)古山名。在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境内。峰有十三,昔名十三山,今称石山。主峰海拔254米。特产花岗石。据传,清圣祖(康熙帝)东巡过此,留有十三山诗。(2
在今浙江永嘉县西白沙村。《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白沙隘在“府西五十六里白沙山旁。宋置白沙巡司,元因之,后废。道出青田县,此为要隘”。
一作索克宗。即今西藏索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锁庄子”。
在今俄罗斯赤塔州东乌斯季卡尔斯克东北,为石勒喀河北支流。旧为中国领土内河。17世纪40年代为沙皇俄国侵占。清康熙二十八年 (1689)中俄 《尼布楚条约》 划归俄国: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