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桥头

桥头

在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畔。《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景元四年 (263),“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


(1)集镇名。(1)在江苏省句容市东北部、京沪铁路旁。属下蜀镇。人口1600。古时北临长江,因镇东有一石桥,故名。1929年置桥头镇。1956年并入下蜀镇。省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京阳水泥厂位此。有集市、信用社、工商所等。沪宁铁路经此并设站。宁镇公路与新大公路在此交会。北有大道河入长江。(2)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东北部、清水河北岸。桥头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30。原建村于芭蕉箐,清嘉庆七年(1802年)在清水河上石拱桥,名公安桥(今名桥头大桥),迁村于此,故名。产稻、玉米、大豆、甘蔗、三七等。为县境东部主要农贸集市。砚河公路经此。清水河畔孤山洞发现距今三万年前的剑齿象化石。(3)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东临大通河(浩门河)。加定藏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836。因处大通河桥头,故名。产春小麦、蚕豆。盛产蕨菜和中药材。有公路。北山林区为国家森林公园。(2)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北部。属后安镇。人口590。相传明代有几户人家迁此定居。由于村前有龙头河,出入很不方便,村民在龙头河上用木板架桥,故名桥头村。产甘蔗,有“果蔗之乡”美称。有公路通乐来。


猜你喜欢

  • 平政水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平政水在“府西南五十里。源出广东仁化县长岭,东流合凉热水,又七十里合聂都水,通大江。一云,平政水合流源水而入南康县界”。《清一统志·南安府》:平政水

  • 双明洞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五里。《清一统志·安顺府》:双明洞“又名紫云洞。俗名观音洞。轩敞高朗,东西相通如城阙。中有流水,有桥可渡。明时车马大道经其中,后因苗‘贼’伏劫,乃改路于洞后里许,非探奇者

  • 小安溪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之小安溪,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巴川县:“小安南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寰宇记》卷136巴川县:小安溪“源出县南巴山中,北流经县理南,又东北合侯溪水”。

  • 宫家坝

    在今山东利津县西南。1922年7月黄河北堤决口,淹毁五百村。经亚洲建业公司承修堵合工程,并于河流湾曲处开挖引河横截贯通,又筑截流坝、挑水坝及甲、乙、丙、丁、戊五项新堤,于1923年4月工竣。为中国用机

  • 会兴镇

    即今河南三门峡市会兴镇。清及民国时,为山西潞盐(晋盐)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会兴街,人口 4030。因集会多,生意兴隆,故名。原为

  • 小丹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清一统志·宁波府一》:小丹山“在奉化县西五十里四明山南。上有二洞如广厦,可容五六十人,岩罅水流,紫绀赤色。《云笈七籤》所谓丹山赤水是也”。

  • 鬼谷

    ①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梓桐山。元于钦《齐乘》 卷1谓梓桐山 “后有石垒圆洞,古老相传鬼谷子隐居,名鬼谷洞”。并引 《典略》 云: “鬼谷弟子苏秦、张仪辈五百余人,鬼谷为作窟,深二丈。曰:有能在窟中说

  • 双桥

    ①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南部,距城二十余里。清光绪《通州志》卷2:双桥“在州城西十二里,与大兴县接界。明文征仲诗:‘立马双桥日欲斜’即此”。②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清乾隆三年(1738)置巡司于此。(1)古地

  • 龙洞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龙洞“唐末里人唐世旻居此,团聚乡兵,保固里闾处也”。②即今大龙洞。在今云南昭通市北二十里。《明一统志》卷72乌蒙府:龙洞河“在府东北三十里。源出小

  • 业里干脑儿

    今蒙古国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及相连之艾拉格湖。《元史·世祖记》:至元二十五年(1288)六月,“海都将暗伯著暖以兵犯业里干脑儿”。按海都军越金山而东,其先锋所至之地应近金山。屠寄《蒙兀儿史记·海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