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桐梓县

桐梓县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置,属四川遵义府。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北六十里新站镇。旋移今桐梓县。清雍正六年 (1728) 随遵义府改属贵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


在贵州省北部,北邻重庆市。属遵义市。面积 3200 平方千米。人口64万。辖16镇、7乡、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娄山关镇。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在今县南置播川县,为播州治。宣和三年(1121年)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播川、桐梓二驿。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于桐梓驿(今县北新站镇)置桐梓县,县治寻迁播川驿(今县城),属遵义府。清道光《遵义府志》:桐梓县“以旧桐梓驿为名”。1914年隶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遵义专区,1970年属遵义地区,1997年属遵义市。地处黔北山地中部,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素称“黔北门户”。大娄山蜿蜒,中部地势较高。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峰林、洞穴。有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等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籽、烟草、花生、茶叶,并产天麻、黄连、竹笋、生漆。有化工、化肥、木材加工、制鞋、酿酒、发电、采煤等厂。渝黔铁路、210国道纵贯中部,桐赤、桐绥公路斜穿县境南部。名胜古迹有娄山关、九坝乡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坝宋墓、周市石棺墓、蟠龙洞摩崖石刻等。天门洞和“小西湖”为游览地,抗日战争时张学良将军被囚禁于此。娄山关现已辟为公园。


猜你喜欢

  • 香港

    在今广东珠江口东、深圳市南,包括今香港岛、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诸岛屿,即香港、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东晋至唐属宝安县,明、清属新安县。清道光二十年 (1840) 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次年

  • 钟 (鍾) 山千户所

    明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钟山县。后废。

  • 决口戍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

  • 景港河

    在今湖南安乡县东。《方舆纪要》 卷77安乡县 “大鲸湖” 条下: “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上通荆江,下达洞庭湖。一名景源港。” 《清一统志·澧州一》: 景港河 “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至县界灵石湖南

  • 下石西州

    北宋置下石西土州,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夏石镇南旧州。元属思明路。明洪武末废。永乐二年(1404)复置,属思明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移治今夏石镇。清末废。北宋嘉祐年间置羁縻下石西州,治今广

  • 峦州

    唐永贞元年 (805) 改淳州置,治所在永定县 (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寰宇记》卷166峦州: “以郡内最多山峦为称。” 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宾阳三县间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 盐泊州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 (657) 析胡禄屋阙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克拉玛依市。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胡禄屋阙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一带。约8世纪前期废

  • ①夏、商、周时国。又作辛、侁或姺。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左传·昭公元年》: “商有姺、邳。” 《孟子·万章上》: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记·夏本纪》 《索隐》 引 《系本》: “鲧取有辛氏

  • 文台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北。《战国策·魏策》:无忌谓魏王曰:“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史记·魏世家》《索隐》引《列士传》曰:“隐陵君施酒文台。”皆即此。在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北。《史记·

  • 庆安镇

    旧名石闼市。北宋置庆安镇,属常熟县。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庆安村。明在此设黄泗浦巡司,嘉靖年间毁于倭寇。(1)古镇名。宋镇,即今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南庆安。(2)今镇名。(1)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中部、呼兰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