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塘镇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梅塘乡 (栗塘街)。清光绪 《庐陵县志》 卷3: 栗塘市 “在县西三十五里”。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北梅塘乡 (栗塘街)。清光绪 《庐陵县志》 卷3: 栗塘市 “在县西三十五里”。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懿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一里。《元和志》卷30辰州叙浦县:车灵故城“灵则吴之叛臣,入叙溪以自保,号车王,后为吴将钟离杀之”。
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十年 (1183),“命秀州发卒浚治华亭乡鱼祈塘,使接淞江太湖之水; 遇旱,即开西闸堰,放水入泖湖,为一县之利”。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修武县置,属怀州。治所在武德故城 (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殷州。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贞观元年 (627) 属怀州。元属怀庆路。明
清置,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二十八里巴邑镇村。北魏为下封县治。
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茂州》:长平堡“在州北六十里。明初置安抚司,设同知于此。辖凿溪、章贡等寨,后废。改置长平堡。今为松潘叠溪要路”。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跨马关水上。清嘉庆《密县志》卷6:飞云濑“石色青碧,有数窦,水穿其中,鸣泻之声,瑟瑟中听。前有渟渚,可驾一舟。亦名锦石洲, 以其在水中也。上可坐百人,为高士游览之所”。
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亦作幕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 (233),鲜卑步度根、轲比能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 (今蒙古国
即今浙江富阳市南壶源溪。源于浦江县西,北流经桐庐县东、诸暨市西,于富阳市南清江口入钱塘江。宋 《咸淳临安志》 卷36富阳县: 湖洑水“在县西南九十里。阔九十步,东入钱塘江”。《清一统志 ·杭州府一》: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焦园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九月,“自马市坪分窜,其小股百余至焦园、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