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洄镇
在今安徽泾县境。《资治通鉴》: 唐武德七年 (624) 二月,“辅公祏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破之。壬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镇”。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泾县境。唐武德七年(624年),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党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镇,即此。
在今安徽泾县境。《资治通鉴》: 唐武德七年 (624) 二月,“辅公祏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破之。壬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镇”。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泾县境。唐武德七年(624年),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党于猷州,拔其枚洄等四镇,即此。
①一名龙角山。在今山西浮山县南。《元和志》卷12神山县:“羊角山在县东南三十一里。”《寰宇记》卷43神山县:“以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神人。”故名。②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多云山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
亦名龙格。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四年(408),谯纵请桓谦于后秦,相助共击刘裕。“谦至成都,虚怀引士;纵疑之,置于龙格,使人守之”。胡注:“龙格盖即今成都府广都县龙爪滩之地。”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为尹庆群礁东部一环礁。是一个东西长约13公里、宽约2—4公里的不连续环礁。低潮时露出海面。中国渔民向称大铜铳。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零丁礁。1947年改名东礁。
清置,属潞城县。即今山西潞城县东微子镇。在山西省潞城市中东部。面积72.9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北街,人口3780。驻地以殷商纣王之庶兄微子的封地而得名。《大清一统志》潞安府古道:微子城
在今福建永定县东北六十里北山村。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 (954) 上杭场迁此。北宋淳化五年(994) 升为上杭县。至道二年 (996) 迁治鳖沙里(今上杭县东北白砂)。
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崌岭隘在 “县东南五十里。龙南、信丰之寇每由此山,设防御为切”。
在今湖北罗田县东。《明一统志》 卷61黄州府: 魁山 “在罗田县东六十里。形势嵯峨,高出众山。故名”。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杨庄集。旧属息县。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鹗岭 “在县东。嘉靖八年,倭寇乐清、登鹗岭,因徙白沙巡司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