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堰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 《征艰赋》 曰: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 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 《征艰赋》 曰: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 者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
又称九曲。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水经注·洛水》:“洛水东经九曲南,其地十里,有阪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五十四里官浔镇。清光绪 《漳浦县志》 图: 县东北有官浔。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大南溪西岸。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浔,人口 7890。昔为平和、龙海、漳浦三县水
在今新疆新和县西。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0:阿洛浣水“在沙雅县西偏。上流为苦水,自拜城西南、温宿东南交界之阿里拉塔哈庄向东流至铁吉克卡伦南,潴为土子洛可苏泊,止不流”。
北魏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卷2载: “出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孝义里东即是洛阳小市。……里三千余家,自立巷市,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时人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汉书· 地理志》: 蓝田县 “山出美玉”。《元和志》 卷1蓝田县:蓝田山 “一名玉山。一名覆车山。在县东二十八里”。古山名。又称玉山、覆车山。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以产美玉著称。
①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本区西界,故有河东之称。《孟子·梁惠王上》: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即此。②唐方镇
1924年改布尔根河设治局置,属新疆阿山道。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根。后废。1924年升布尔根设治局置。治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查干果勒。
即四洮铁路的东段。从吉林四平(今四平市)至郑家屯(今双辽)。长87.9公里。1917年修筑。
明置,属广州府增城县。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江北岸东洲。清设东洲汛。
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沙田镇。 《清一统志·惠州府》:坪巡司 “在长宁县西九曲岭上。 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