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口堰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三十里五龙口镇附近。秦时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三国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修,垒石结以为门,溉田甚众。《新唐书·地理志》 孟州济源县: “有枋口堰,大和五年,节度使温造浚古渠,溉济源、河内、温、武陟田五千顷。”
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北五龙口,为沁水上堰水工程。相传秦时所筑,以枋木为门,故名。魏文帝时,河内典农司马孚重修,垒方石为门。唐、元亦曾修治,引沁水溉河内、济源、温县、武陟等县农田。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三十里五龙口镇附近。秦时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故名枋口。三国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修,垒石结以为门,溉田甚众。《新唐书·地理志》 孟州济源县: “有枋口堰,大和五年,节度使温造浚古渠,溉济源、河内、温、武陟田五千顷。”
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北五龙口,为沁水上堰水工程。相传秦时所筑,以枋木为门,故名。魏文帝时,河内典农司马孚重修,垒方石为门。唐、元亦曾修治,引沁水溉河内、济源、温县、武陟等县农田。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南黄河东岸。《春秋》: 昭公二十五年 (前517),鲁昭公奔齐,“齐侯唁公于野井”。即此。《汉书·地理志》 祝阿县有 “野井亭”。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北。春秋时属齐。
即古杜管。在今河南卢氏县北四十二里杜关镇。清光绪《卢氏县志》卷2:杜关在“县北,南北险路。即古杜管”。
又作皇屯、黄墩。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五十里墩上乡。《明一统志》 卷16池州: 黄屯 “在府城东南五十里。唐乾符中,黄巢屯兵于此。稍东二里有石冈,名铁券山,相传唐赐巢铁券处”。清光绪 《重修安徽通志》 卷
在今山西代县东北三十五里枣林镇。《寰宇记》 卷49雁门县: 枣户城 “ 《隋图经》 云,初筑此城以地多枣树为名。土人云,此枣多输北京”。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水经·浊漳水注》: “ 《春秋古地》 云: 葵丘,地名,今邺西三台是也。”②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西三十里。《左传》: 庄公八年(前686),“齐侯使连称、管至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西集镇。清于此设义仓,为香河县入京要道。集镇名。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南部、龙河北岸、枣滕公路两侧。西集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407。该村始建于春秋时期,因地处古盟台西,名西暨
元至元中置,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治所在今云南镇雄县北。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彝良、威信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芒部府。古名屈流大雄甸。元至元中置路,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北芒部。辖境相当今云南省镇雄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龙眼村。清咸丰《顺德县志》卷5:津渡有“龙眼”。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南宋后废。唐置,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属黔中道。辖境约当今贵州省息烽、修文一带。北宋因之,属夔州路。南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