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置,在今江西临川市城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守御抚州千户所“在府治东南。洪武初置卫,寻改为所”。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罗山县(今河南罗山县)。八年 (625) 废。
清宣统元年(1909)改延吉厅置,属吉林省。治所在延吉冈(今吉林延吉市)。辖境约当今吉林延吉、图门、龙井市等地。1913年降为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延吉厅置,治今吉林省延吉市。无属领。1913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东部东方省一带。《新唐书·回鹘传·拔野古》: 拔野古 “一曰拔野固,或为拔曳固,漫散碛北,地千里,直仆骨东,邻于靺鞨”。唐贞观三年 (629) 入朝,二十一年 (647
即阳。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 即此。
①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南齐书·明帝纪》:建武二年(495)十二月丁酉诏曰,“昔中京沦覆,鼎玉东迁”。即此。②唐至德二年(757),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中京。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
又作东祥州、祥州。元置,在今吉林汪清县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里)石迪,正东北五十(里)甫丹,百一十(里)东洋州。”明废。
即今江苏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灵岩山。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其山出石,可以为砚,盖砚石之名不虚也”。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15引 《越绝书》 云: “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见“
即乞儿吉思湖。亦作奇尔吉斯、奇耳吉滋。在清科布多境东界,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此湖与爱腊格湖相连。《清一统志·喀尔喀》: 奇勒稽思泊 “在乌兰郭马山东南,扎布噶河合空格衣河之水,西北流,会西南
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北海市西南海滨。《清一统志·廉州府》:白龙寨“又西有龙潭寨、古里寨,皆南至青婴池十余里”。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西南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