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峰镇
即今湖北仙桃市南四十六里杨峰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东南有杨树峰。
即今湖北仙桃市南四十六里杨峰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东南有杨树峰。
在今山东齐河县西。《清一统志·济南府一》: 赵牛河 “旧曰利民河。西南自长清连杨堤,西北至禹城界,长百余里。地势洼下,夏秋水溢,淹没禾稼。明洪武十七年知县赵清、县丞牛文浚河,阔十五步,深二丈,民至今赖
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南三十里。《明史·广西土司一》:“藤峡、府江之间为力山,力山之险倍于藤峡。……力山又有僮人,善傅毒药弩矢,中人无不立毙,四姓瑶亦惮之。”正德年间,王守仁镇压藤峡瑶族起义,瑶人“奔入永安
北宋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六十里杨兴乡。北宋置,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杨兴村。《宋史·地理志》:阳曲县有百井、阳兴二寨,即此。
古名灵溪水。又名富川水。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钟山县西之思勤江。《方舆纪要》 卷107昭平县: 思懃江在 “县东北百里。《志》 云: 源出富川县界丹霞洞,流经白藁涧,至思勤废县,与韦峒浊水江合,又西南入
即今北京故宫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 建,初名玄武门。清康熙时重修,因避圣祖玄烨讳,改名神武门。明崇祯十七年 (1644)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皇帝朱由检由此门逃到煤山(今景山) 自缢。
即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永安州图:东南有陈村塘。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北宋属茂州,治所在今茂县境。后废。
在今印度纳巴达河口之布罗奇。 《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婆罗门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国。” 或以为即 《大唐西域记》 之跋禄羯呫婆国。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元和志》 卷10临朐县: “东有朐山,因以为名。”三国魏属东莞郡。南朝宋省。隋大业二年(606) 改逢山县复置,属北海郡。唐属青州。金属益都府。蒙古至元三年 (
即今浙江东阳市东北怀鲁乡乌竹岭头。《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乌竹岭寨“在乌竹岭上。嘉靖三十七年置。其北接鹭鹚岭,达诸暨县界之乌岩;其南接嵩岭诸山,实为要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