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五里。明、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
(1)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中部。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1937年建村,命名朝阳。农产小麦、莜麦、玉米、谷子等,畜产牛、马、羊、猪。附近民乐淖盛产鲤、鲫鱼。有酿酒厂。有公路通县城。(2)村名。在云南省红河县中部、落恐尖山东坡。属宝华乡。人口840。因村朝东向阳,故名。哈尼族语名格宗,意为“东面的村子”,1945年以译意更现名。明、清落恐甸长官司治此。产稻、玉米、小麦、棕片等。有公路通县城接红元、红石公路。
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五里。明、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
(1)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中部。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1937年建村,命名朝阳。农产小麦、莜麦、玉米、谷子等,畜产牛、马、羊、猪。附近民乐淖盛产鲤、鲫鱼。有酿酒厂。有公路通县城。(2)村名。在云南省红河县中部、落恐尖山东坡。属宝华乡。人口840。因村朝东向阳,故名。哈尼族语名格宗,意为“东面的村子”,1945年以译意更现名。明、清落恐甸长官司治此。产稻、玉米、小麦、棕片等。有公路通县城接红元、红石公路。
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秦、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苏南与浙江地区。地区名。长江以南之总称。今通称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为江南。唐置江南道,后又
在今天津市东北。三国曹操为沟通潞河和泃河而凿。渠因在泉州县而名。《三国志·魏书·太祖纪》: “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 《水经·淇水》: “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泒河尾也,又东泉州渠。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香达)南,扎曲与吉曲之间。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奇可地方巴彦南称七族,距苏尔莽五百余里。”
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北。清有把总驻防。
亦作苍海郡。西汉元朔元年(前128)置,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元朔三年(前126)废。
在今四川达川市东七里。《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 明月潭 “在达县东七里。欲雨有声,晴亦如之,邑人以此占晴雨”。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 将旗岭 “在县西四十里。旧为屯营处”。
明置,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二里。《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德化县“寻阳驿”条下:“《志》云,城西二里有九江钞关。景泰初置户部分司以榷商税,嘉靖初议者以关右矶险湍厉,请立新厂于海天堤。商舟泝流者泊龙开河,随流
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峡中天井山下,有东汉建宁四年 (171) 所建黄龙碑 (亦名西峡颂摩崖),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事迹。传为唐吴道子手笔。《方舆胜览》 卷70: 清风轩 “有汉武都太守河阳李
①战国楚威王七年 (前333) 灭越后置金陵邑,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三国吴在此筑城。《太平御览》 卷170引 《金陵图》 云: “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 《晋书· 王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