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瑶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即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
北宋置,属延安府。即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
1940年置,为县级,属鲁西行政公署。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大路口乡张博士集。1941年改为昆山县。
又名巩哈设治局。1938年由伊宁县属巩团斯、哈什河两牧区改置,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因喀什河支流尼勒克河而得名。“尼勒克”,蒙古语意为“小孩”。1939年改设巩哈县。又称巩哈设治局。1938
即古㶟余水。 亦名榆河。 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西至沙河镇为其上游北沙河,东南经顺义县至通县北入北运河。《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军都县: “温余水东至路,南入沽。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中硐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化州有中峒墟。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中峒墟在“州西北八十里”。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二十四里小屯水库北侧。1956年修建小屯水库时出土商代晚期铜器觚、樽、鼎、觯、戈等一百零四件文物;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出土了商代前期两件铜器爵、斝。这些文物分别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山东
即今广东郁南县西南桂圩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西宁县西北有桂墟。
春秋时鲁密邑。在今山东费县北。《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共仲奔莒……莒人归之,及密”。杜注: “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
亦作托和木图。即今新疆精河县西五台。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库尔喀喇乌苏:托霍木图台“西至伊犁所属之瑚图布拉克台一百二十里”。
即今四川大足县境之濑溪河。《舆地纪胜》卷161昌州:大足县,“《元和志》云:与昌州同置,以界内大足川为名”。
即今河北交河县。金大定七年(1167)于此置交河县。在今河北省泊头市西南交河镇。金大定七年(1167年)析乐寿县于此置交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