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洞铺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朗洞”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
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清开泰县(今贵州黎平县)县丞驻此。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朗洞”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
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清开泰县(今贵州黎平县)县丞驻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阳周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甘肃正宁县 (山河镇) 西南罗川乡 (旧正宁)。《元和志》 卷3真宁县: 罗川县 “因县南罗(川) 水为名”。大业初属北地郡。唐属宁州。天宝元年
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故县村。西汉属京兆尹。北魏初移治今市东北巴邑,改名下封县。隋大业二年(606)复为下邽县,属冯翊郡。十一年(615)移治今下市北吉镇。唐属华州。元废。古县名。
一名丫喇营。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四十二里阿拉营镇。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即古永宁哨。两面高山,中间羊肠一线”,通生苗寨落。
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三统河西岸样子哨镇。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巡司于此。民国初改置县佐。
清置,属义乌县。即今浙江义乌市东北廿三里镇。
明置,属南京。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方舆纪要》卷20江浦县:浦口子城“在县东三十里。明洪武四年立应天卫,命指挥丁德筑城于此,周十四里有奇”。后迁北京。
亦名西兴安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龙江省西北。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主峰为索岳尔济山。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西兴安岭者,江省西部之兴安岭也(亦曰大兴安岭)。其脉远接于阴山山脉,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浪子山。清置驿站。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33: 奉天南至朝鲜站道二百里 “至浪子山站”。即此。
亦作依拉哈、伊勒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喀穆尼站,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
即今陕西商州市北大荆川。《水经·丹水注》: 清池水 “水源东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