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
在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麓。《清一统志·安西州》:月牙泉“南邻党河,渊渟澄澈,映月无尘,环以流沙, 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
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千米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涟漪潆洄,水草丛生,清澈见底。产铁背鱼、七星草,但不常见。清道光《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不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澄澈,为飞沙所不到”。又谓泉虽在流沙山群中,风起沙飞,均绕泉而过,不落泉内。五月端阳,登沙山,观泉景,已成当地民间习俗,相沿至今。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
在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麓。《清一统志·安西州》:月牙泉“南邻党河,渊渟澄澈,映月无尘,环以流沙, 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
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千米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涟漪潆洄,水草丛生,清澈见底。产铁背鱼、七星草,但不常见。清道光《敦煌县志》载:“泉甘美,深不可测。”“四面沙龙,一泉澄澈,为飞沙所不到”。又谓泉虽在流沙山群中,风起沙飞,均绕泉而过,不落泉内。五月端阳,登沙山,观泉景,已成当地民间习俗,相沿至今。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
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33东平州:坎河在“州(今州城镇)东北五十里。有坎河泉,南流六里入汶河。《志》云:坎河即汶水,下流泄入盐河处,盐河即济河之别名。自戴村坝筑,而汶水不复由此入济。万历七
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大名县有牙里集。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双庙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昌图府图:东北有双庙。民国《昌图县志》图:东北有双庙子。②今黑龙江省兰西县。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兰西县,地当呼兰河西,旧名双庙子。”集
即今贵州赫章县东北海马姑。清同治六年(1867),陶三春率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与猪拱箐相犄角,山壁陡立,前有大河。清同治六年(1867年),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
即今湖北广水市南骆店乡。明嘉靖 《应山县志》 卷2 《坊乡》: “骆家店,在治南二十里。”
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杨家河乡。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走孝感,焚杨家河”。
亦名荻港。即今浙江省湖州市迤东至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之运河。《寰宇记》 卷94湖州: “荻塘在州南一里一百步。《吴兴记》 云: 晋太守殷康所开,傍溉田千顷。杨儡 《隋录》 云: 乌程沈恒居荻塘,家贫好学
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北三十四里霍山南麓。东汉建和元年(147)建,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重建,改名广胜寺。元代在相距里许的山下续建广胜下寺,原广胜寺称广胜上寺。明代于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广胜寺是
即今新疆精河县北之艾比湖。《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西林守捉,又经黄草泊。”
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垄一带。为中爪哇北岸重要港口所在。清谢清高《海录》卷中:三巴郎国“在蒋哩闷南少东,海道顺风约二三日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