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晴川阁

晴川阁

在今湖北汉阳城区龟山东麓。《清一统志·汉阳府》: 晴川阁 “在汉阳县东北五里。明知府范之箴建”。取唐崔颢 《黄鹤楼》 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 之句为名。


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禹功矶上,与蛇山矶头上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为三楚胜景,千古巨观”。明嘉靖间汉阳太守范之箴创建,取唐崔颢《黄鹤楼》诗句中“晴川历历汉阳树”之意命名。清顺治、雍正、同治、光绪年间多次重建、增修,后毁于风灾。现存楼阁系1983年重建,于石台之上建楼阁二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高17.5米,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青筒瓦屋面,外加抱厦和回廊。斗栱、雀替、门栏、窗槅,或彩绘,或素漆,上层明间耸立飞檐牌楼,额书“晴川阁”三字,重现了昔年“飞阁层轩,规模宏敞”和“层台高阁暮云平”的气势与意境。阁下临江就山势绕以回廊,间缀小亭,形成一组亭台参差、山石嶙峋、竹树葱茏的园景。


猜你喜欢

  • 三山门

    明南京城西门之一。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因门外有三山,故名。

  • 超华山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北接邵武市界。《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下》: 超华山 “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有超华寺”。正德 《顺昌邑志》 卷1: 超华山 “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之幽旷

  • 岩州长官司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清康熙四十年 (1701) 废。

  • 两浙东路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为定制。元初废。简称

  • 白湖

    ①在今安徽庐江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沙湖“条下:“又有白湖,在县东北三十里。《旧志》云:湖周七十余里,跨六乡,与巢湖相连,下流入于大江。”1957年围垦成白湖农场。②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南

  • 周口镇

    亦作舟口、州口。即今四川蓬安县。清光绪 《蓬州志》: 州口 “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场所集,故曰舟镇,或云濂溪。周子之适合州,

  • 丑坨汛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乾州东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两山夹峙,中缘深涧,为乾州门户。路沿山脚溪岸而行,地势逼仄,极为要险”。

  • 临溪石

    在今安徽绩溪县北乳溪岸边。《寰宇记》卷104绩溪县: 临溪石 “在县北三里,临溪岸。方圆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内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于石上绩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艳妆丽服,

  • 黄连山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隋书·地理志》: 连山县 “有黄连山”。《元和志》 卷29桂阳县: 黄连岭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 ·连山厅》: 黄连山,“ 《旧志》: 在县南四十里。产黄

  • 路北县

    1945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改平北县置,治郝家庄 (今山西平定县北郝家庄)。1947年5月撤销,并入平定县。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平北县改名。治今山西省平定县郝家庄。以县境在石太铁路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