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村镇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景村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雒南县: 景村镇 “在城东四十里”。
在陕西省洛南县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村街,人口2130。以此地山水景色秀丽得名。古为南通丹凤,北达潼关之重镇。元至元年间设上镇,明、清因之。民国始置景村镇。1949年设景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5年复设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烟草。洪箭公路经此。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景村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雒南县: 景村镇 “在城东四十里”。
在陕西省洛南县南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景村街,人口2130。以此地山水景色秀丽得名。古为南通丹凤,北达潼关之重镇。元至元年间设上镇,明、清因之。民国始置景村镇。1949年设景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1985年复设镇。主产玉米、小麦,盛产核桃、烟草。洪箭公路经此。
又名湟水、洸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含洭县注: “应劭曰:“洭水所出,东北入沅。” 《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径阳山县南……洭水又径含洭县西……洭水出 (洭浦) 关右合溱
在今湖南湘潭县南。《方舆纪要》 卷80湘潭县: 琵琶峰 “与南岳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清一统志· 长沙府一》: 琵琶峰 “以形似名”。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蒲原郡。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一说在今四川名山县东晏家坝。隋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入临邛县。②唐景云二年 (711) 改武源
即鹤穴口。在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郝穴镇。《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郝穴口 “在府东南九十里。大江经此分流,注潜水,合于汉水。……嘉靖初复筑郝穴口,大江遂至涨溢为害”。明置郝穴口镇巡司于此。
元元贞元年(1295)改平阳县置,属温州路。治所即今浙江平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名平阳县。元元贞初升平阳县置,治今浙江省平阳县。属温州路。为散州,不辖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春秋楚地,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 《左传》:庄公四年 (前 690), 楚武王伐随, “卒于木之下”。 《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山:
清置,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南三台河沿岸,设千总于此。《清史稿·地理志》:直隶张家口厅有“乌里雅苏台镇”。
即汉源坡。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三十里汉阳镇之石洞沟。《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胡注:“李昊《蜀高祖实录》:北军自白卫岭人头山后过,从小剑路至汉源驿出头倒入剑门,打破关砦。”即此。即“汉源坡”。
曾译穷隆、冲龙。治所即今西藏达孜县西南曲龙。“曲隆”,藏语意为凤凰沟。
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北杂谷河注入岷江处姜维城北。《明史· 地理志》 威州: “旧治在西北凤坪里,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 保子关置于此。